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 陈有济
海南岛儋州地区流行一种民歌——调声,外人称它为“儋州调声”。调声曲调多变、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演唱形式是男女集体对唱,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儋州调声是其中一项。
调声用儋州话演唱。儋州话的归属,一般认为属于粤语,但其自身特点与粤语有相当大的差别。儋州话主要分布于儋州市及洋浦经济开发区,此外还散布在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三亚等县市的个别地方,说儋州话的人估算有七八十万。
调声是儋州“土生土长”的民歌,调声产生的时间,目前在学术界有西汉说、宋代说、清末说和民国说等,莫衷一是,都没有充分的证据。作为儋州人民喜爱的民歌,调声在人们口中经常被提及,不过古代和民国时期的儋州方志都没有记载“调声”一词。文字上“调声”一词的出现,至少是民国后期的事。据羊中兴《儋州调声山歌》一书介绍,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音乐家关慧棠到儋州采风,在调声的多种写法中,她建议选用“调声”这一名称,此后“调声”才开始得到普遍使用。
现在“调声”已成为调声民歌的固定名称,用普通话介绍时直接按字读diào shēng,但从方言学的角度来看,“调声”的“调”应该不是本字。儋州话方言称调声为e diang(采用拼音简单注音)。diang即“声”,儋州话“声”字指声音。需要探讨的是e对应的本字。“e声”在儋州话中,既充当动词表示唱调声,也作为名词指称调声这种民歌,而“调声”的“调”字在儋州话口语(白读系统)中,本音念he,只有韵母和e相同,且“调”字在儋州话里的释义并没有超出其在普通话里的义项,“调”+“声”的组合,不符合儋州话的构词习惯,按这两个字的字义,也不能解释e民歌,由此可见“e声”的e,其本字不会是“调”字。
那么,e声的e本字应是哪个字呢?笔者认为是“拗”,“调声”本字应为“拗声”。
首先,从字义上讲,“拗”字在古汉语中就有“折断”的释义,在儋州话中,“拗”的本义是将物折断或使之弯曲。儋州话“拗声”一词的“拗”,引申指将声音“拗”弯,使婉转动听,正好与作为音乐的调声艺术含义相合,此外,调声是男队女队分别肩并肩、手拉手摇摆动作集体对唱,这表演动作也与“拗”的字义相符,而动词+“声”组词也符合儋州语法特点,比如儋州话有“拖声”一词,义指拖延声音,使声音变长。其次,从字音来看,“拗”是《广韵》影母效摄开口二等上声巧韵字,於绞切,在儋州话中有au、iau、e三个读音,其中的e正是与“e声”的e读音完全一样。儋州话里,念e的,除了“拗”字,还有一个表示肯定语气的有音无字的语气助词,但作为语气助词的e与“声”字组合没有任何释义。因此,从音义两方面来考察,“e声”的e,其本字应是“拗”,“调声”即“拗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拗”在普通话里是多音字,儋州话里的“拗声”,若用对应的普通话读音来读,念ǎo shēng,普通话里也有“拗声”一词,读“niù shēng”,指拗口的语音或不顺耳的声调,读音和词义与儋州话的“拗声”不同。
儋州调声作为用儋州话演唱的地方音乐,对它的命名“e声”,应是符合儋州话方言特点与用法的“拗声”。至于“调声”一词,经文人群体约定俗成的使用,现在已成为一个固定的专称,大家用惯了,不必提倡将“调声”改成“拗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9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