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自控的情绪?——解读“自动化思维”主导情绪反应的心理机制

无法自控的情绪?——解读“自动化思维”主导情绪反应的心理机制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本来是玩哲学的,但这并不耽误他一边跟女助理搞不正当男女关系,一边开创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

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无法自控的情绪?——解读“自动化思维”主导情绪反应的心理机制

【序】

心理学界有个叫约翰﹒布鲁德斯﹒华生的著名广告商,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本来是玩哲学的,但这并不耽误他一边跟女助理搞不正当男女关系,一边开创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

当然,这不是咱们今天关注的重点,今天要提一下的是,华生对心理学上的“反应”一词的含义做了拓展,他将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不做区分,混融在一起,再根据反应模式的来源不同,将反应分成四类:一是外显的习惯反应,包括开锁、打球、与人交谈等;二是内隐的习惯反映,包括条件反射所引起的腺体分泌、思维等;三是外显的遗传反应,包括各种可以观察到的本能和情绪反应,例如打喷嚏、眨眼等;四是内隐的遗传反应,包括生理觉察所研究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各种变化等。

这个分类就厉害了。我们把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区分开,是想要把心理反应锁定在大脑内形成的与意识相关的感知、思维、情绪等层面,从而与跟意识无关的生理反应有区别。但随着生理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的发展,这种界限目前已经模糊得只剩下历史意义了,而华生在一百年前干这个事,完全可以称作神来之笔。虽然行为主义心理学,因为缺乏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视而陷入“环境决定论”的调调,并为此饱受诟病,但是,临床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病态心理区别于健康心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被动地自行发作而无法自主调控”。因此,当我们要分析的是情绪情感失控的问题的话,这反而成了非常适用的视角。

对于情绪情感的运作与失控的机制,分类中后三项都有涉及,但是第三类和第四类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而遗传问题几乎可以说每个人都身处其中,也就是说,相关问题大家都在面对,每个人的应对方式也基本一样,无非就是有人处理结果好一些有人差一些,具备学术上的讨论价值却没啥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了解进化心理学中的“情商大转移”理论,阐释的就是固化的远古情绪情感模式对当下社会环境的不适应会如何造成带有时代色彩的心理问题。

而第二类,也就是内隐的情绪反应,与情绪情感密切相关,且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是我们分析个体身上出现的具体心理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所谓的“腺体分泌和思维”,其实很多时候又被说成“身心状态”,也就是换个说法的“情绪反应”了,关键在于,这种情绪反应是由条件反射引发的,这蕴含了两层含义:首先,这种反应是自动运作的,条件满足就会自动出现相关反应,并不受主观意志调控;其次,这种情绪情感反应不是先天的,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经验等塑造的,也可以说,它是习得的。

简单点说,这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触发式自动化情绪情感反应模式。

(一)自动化反应机制及其适应性意义

先说积极意义,“适应”这个概念,本身就承认了生活事件的重复性。

人这一生很漫长,如果要搞好每天的生活,总要学会去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境,也总要去处理好各式各样的问题。而当一件事情出现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最理想的方式,就是依靠理性思考,把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考究彻底,然后运用某种算法得出“该如何应对”的决策。这种“依靠客观理智来指导生活从而摆脱主观臆想”的主张,是许多对心理规律知之皮毛却不够精深的“导师”们最爱给出的人生建议,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其实完全不可行。试想一下,洗漱完了之后该用什么梳头?大家都想到了梳子,可问题是为什么是梳子,难道刷子不行么?这种时候,要不要把理性思维搬出来,辨析一下这个课题,最好再做几个跟踪区别实验来验证一下?没有人会这么做,我们只是快速地得出了一致结论,也不去关心这种快速判断是怎么来的。又比如,老人摔倒了要不要扶?选择伴侣时从一而终的心态好还是不匹配就换的心态好?今天出门先迈左脚还是右脚?眼皮跳是不是要小心了?优先给孕妇让座还是给老人让座?没有车的马路能否快速横跨?开车时前面有行人占到是按喇叭让他们让道还是自己减速避让行人?……这些问题,如果在不同的人之间讨论,是值得吵一架的,但是在一个人身上,没人会在事发关头先跟自己吵一架,当某个情境、某个事件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没有思考、没有探究,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依循心中的某种预设去处理问题。所谓适应的意义,就是形成无数多的这种预设,从而对未来会到来的相同或相似事件的应对形成一种“准备充分的预备状态”。

我们本能地知道,我们会面临的问题,是有无数多的类别的,而同一问题又有许多不同的应对方式,也将导向各不相同的结果,意识层面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容量对每个问题都做面面俱到的理性考查,留给我们的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形成印象并以这种经验来指导未来”。

当我们经历了某一事件,这个事件的起因、我在其中的应对、事件的最终结果等,就会以脑海中的“故事”的方式留下印象,当相同或相类似的事件出现或行将出现的时候,我们会以过往事件中的成败得失来指导当下事件。如果人曾经处于某种情境,关于这个情境怎么来的、这个情境的参与者都是什么心态、这种情境对我意味着什么等等层面,人都会有自己的解释,这种解释也会以“故事”的方式在脑海中形成印象。当相同或相类似的情境出现或情将出现的时候,我们也会遵循过往的“故事”来指导当下的应对。而对于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东西,我们会去参与别人的故事,带着强烈的代入感以主人公的心态去体验他人的经历,也会形成“故事性”的印象。诸多印象在脑海中潜伏,当相关情境或者“情境即将发生的线索”出现之后,我们遵循曾经的印象的指导,快速评估并应对。

很明显,这种快速地依据过往经验自动化应对当下处境的模式,是对“意识流”容量的有限性的一种妥协,也是提升问题应对效率的一种本能机制,我们每时每刻都遵循这种机制来指导日常生活,由于这种机制的存在而对于未来在心态上处在一种“自觉胸有成竹的预备状态”,从而对于生活有一种自然而然向前演进且不会失控的踏实舒适体验。除非有没经历也就不知道如何应对的“不曾准备”事件出现;又或者对同一事件,依托不同“经验”所指导的理解、评估及处理的方向不一致,造成内部冲突打破这种“自然而然”状态。这种“因为没有相关经验而未知的”或者“经验指导有内部冲突不知该如何决策的”事件,需要占用意识容量,消耗精力去分析、去模拟、去尝试、去取舍、去寻找到最优应对方式,此类事件在日常生活事件中的占比必须不多不少刚好合适,如果占比太低抑或压根就没有,就会觉得生活寡淡无聊,如果占比太高,会因长期压力过重而身心俱疲进而引发心理疾病。

(二)自动化反应机制的运作及其不自主性

亲子关系是一种很奇妙的依托性人际关系,因为家居氛围的习惯性与安适性,许多人性的弱点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毫不设防地肆意爆发。有那么一部分家长,本身或许就脾气暴躁,又或许在外脾气还行,但是回到家以后,因为子女没有反抗能力不用担心反抗性后果这一特点,极易产生控制一切称王称霸的冲动并付诸实践。这就苦了孩子了,他们不得不每天都生活在被霸道压制的家居氛围,面对凶神恶煞喜怒无常的父母,唯有尽早学会顺从每日小心应付才能换的些许珍贵的和平。孩子不敢反抗,甚至不敢表达想法看法,因为力量悬殊太大,打不过吵不过说不过骂不过,这种处境可以差到让小孩甚至不敢奢望被认同、被首肯。能够不被注意,甚至是被忽视,也比被父母盯上了要好。 这种处境蕴含着一系列的具体事件,最终极有可能会被整合成一个“故事”,变成一种习惯性的“认怂、回避冲突”的预设,并在今后的人生中一直发挥作用。有人曾经这么跟我描绘她的懦弱:“明明就是对方的错,我去对质的时候却莫名其妙地自己泣不成声,第二天都不想再去上班了”。明明理智上很清楚,也知道公理全站在自己这方,但是那种“我有委屈要说,我要表达我的态度,我要争回我该有的权益….”的想法冒头的时候,却得不到自己内心的认同与支持。为什么?因为从小到大,一系列的经验已经证明,这种积极争取不会有任何的好结果,任何对抗自己都将是惨败的一方,并终将不得不为这种对抗冲动承担及其恶劣的后果,正确的应对方式有且只有一个,那就忍受这一切并表现得顺从。浑身发抖泣不成声的背后,是恐惧;不想去上班的背后,也是恐惧。只不过是个工作,也不过是同事间小冲突而已,又不是跟一个恶贯满盈的通缉犯打交道,怎么会因为一点小冲突生出如此强烈的恐惧呢?因为当“要表达,要争取,不愿再容忍”的冲动生成后,很明显即将面临一个对抗情境,潜意识会去过往经历中调取相关的带有对抗、抗争色彩的“故事”,那种“每争必败”的预设也会被激活。事实上要去对抗的是同事的不合理对待,而潜意识中要去对抗的对象,却混杂了从小就在极力躲避的强权霸权;事实上是要去要求合理对待,潜意识上却把这当成了“又一次的大胆尝试”,而且是必败的尝试;事实上对抗不是自己挑起的,但是当年的强权不会这么认为,反而必然把起因归咎到自己身上,潜意识也将把这种抗议不公正的被动应对行为解读为无事生非的主动挑事行为。这就是预设的自动化反应模式,它一旦成型就开始发挥指导性作用,最大的特点是快速高效,同时完全不顾及人的变化、情势的变化,抱守着旧的经验脉络时常让当局者身不由己。

以上谈及的,是长期持久情境形成的预设如何造就后期反应模式并发挥作用,这种持续性塑造过程,可以深入而彻底到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某个人格特质。此外,偶发性、短暂性的事件,也能形成相同的自动化反应预设模式。有过被侵犯经历的女孩子,及容易演化为彻底的性冷淡者。原因无它,就因为在被侵犯之后,事件、场景、感受会被整合一个完整“故事”,而这个故事会形成的预设是:性爱是肮脏的,过程将带给自己的体验是强迫、屈辱、恶心,进而心生厌恶。任何于此相关的线索,比如异性的追求、家长催婚等等,都会激活这种预设,也将引发这种厌恶情绪,这就谈及或念及相关事件,旧必然引发厌恶情绪,也是一种预设自动化反应。

(三) 预设反应模式及其来源

预设的形成,需要故事,故事的来源,是对曾经遭遇的事件的演化性总结。事件可以分为直接事件和间接事件两种:直接事件就是自己亲身经历、身处其中的事件,个人在事件中有体会、体验,在事件后还会对事件进行归因,形成“如果这样了就必然会那样,同时我会有这种感受”这种经验性、演化性的经验总结;间接事件是一种“代入性体验”,自己没有亲历,但是在听人叙述、在观察他人的过程中,人会进行代入性想象,想象我身处其中会如何,想象我又会如何应对等等问题,最终也会形成完整的关于起因、发展、结果、体验等元素的故事演化脉络和经验总结,进而形成预设,只是影响力没有直接事件那么强烈。具有教化意义的寓言的编造,主要就是依靠故事与代入性想象体验,最终影响和塑造人的预设反应模式。

除了具体的事件外,长期持续的氛围及感受也会塑造预设反应。所谓长期的氛围,更像是一种持久的处境,里边很难明确的单摘出来一个具体的事件,它更像是一连串的相关联的事件的综合。比如一个三代单传的家中独子,却因为智力平平在学校表现平庸,那这个预设反应模式就有意思了。小孩在家里总是被关注的、被认可的,那就极易形成“我是优秀的,我是值得被关注的”这种认知,这种认知会导向一种带有必然性的预期,觉得自己会表现优秀、会被所有人关注和喜爱。如果带着这种期待去学校,结果往往是很快被各种打脸,在怀疑自己之前,这种小孩体会到的,往往是愤怒与失落居多。环境的转移会迫使大家都要尽快调整自己的预设,调整不良会造成许多光怪陆离的举动的出现,成为融入集体的巨大障碍,带有“不论看起来对你好还是不好,如果大家都遵循,你也就要遵守”这种命令性色彩。

风俗及文化观念也会塑造预设反应。人们在不同时代炮制处各种好与坏的标准,这种标准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希望个体如何如何”的社会期待,而个体是有合群的需求的,希望自己被群体接纳、认可、表彰,这样,社会观念之中的提倡与反对、鼓励与禁止等等,会由社会期待转化为家庭期待,进而转化为自我期待,这种自我期待本身就是一整套的“应该如何不该如何”的行为标准,而且没有具体的事件或者情境作为故事来源。比如我们小时候的各不相同又都差不多的所谓“我的理想”,无论当时感受多么诚挚,本质上就是为了迎合某种期待,当然最后也往往不了了之,关于四个现代化什么的,每念及此我都老脸一红。与此类似的还有传统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即便没有具体事例,也没有经验或可参考经验,但如果身边人都如此认为,亲近的人再反复强调,也会形成风俗观念压力,进而影响人对于相关联事件的反应。 这种风俗文化观念塑造的预设,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跟个人直观的利弊得失的关联并不是很大,更多的是针对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平衡层面。

(四)预设的强化与弱化

一个完整的经历的事件组成的“故事”,其中包含着三个主要成份。一是关于当时情绪感受的印象性记忆;二是关于场景及个人在场景中的体验的记忆;三是认知,主要是关于整个事件发展演化的归因性解释,是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因果规律的逻辑性总结,带着经验性的必然性属性。这三个成分共同构成预设:曾经这样发生过,未来再发生也会这样,因此我该如此应对才最佳。

这种预设是稳固的,正是由于其稳定性,才造就了整体的人格系统的稳定性,结果是心理干预中的认知疗法对神经症治疗的疗效一般都不是很好,因为认知只是其成份之一,侧重在修正认知问题的疗法,很难改变整体预设问题。但这种预设也不是铁板一块不可动摇,除非生性固执或者老了之后思维僵化,否则预设反应是有自我修正的能力的,可以实现强化和弱化。

强化源自印证。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在亲密关系中,由于对场景记忆的敏感,极容易在亲密关系中陷入自我预设印证的恶性循环。此类患者在亲密关系中的核心矛盾的渴望而不可得,这种矛盾一般是由父母和亲人给于的,包含着许多的“亲密与厌恶快速流转,融洽的表象里暗藏着随时可能被遗弃的风险”这一类分分合合的场景及体验性记忆,在处对象的中期会转化成“我无法确定对方是否真的会对我不离不弃,而糟糕的情况极有可能毫无预兆地出现”这一预设,这会激发之前的诸如被父母嫌弃、漠视,被对象嫌弃、抛弃等等场景性记忆,由此引发恐慌,恐慌促使人渴望去验证,而且验证的方式方法又及其幼稚讨嫌,会使得亲密关系迅速降温并出现裂痕,最终丧失。于是,这段关系又印证了“我不值得被爱,我无法与人长久亲密”这一预设,并对其实现强化,而且是由场景记忆引发,最终情绪印迹、场景记忆、认知逻辑都得到加强。

弱化源自质疑,源自矛盾。预设反应的前提是笃信故事重复性的必然性,“意外情况”和“其他视角”最容易对这种必然性造成冲击。

行为矫正中的系统脱敏疗法,主要侧重在修正临场体验进而冲击预设反应机制。比如经历过恶性交通事故的驾驶者,及容易对驾驶机动车有创伤性回避反应,主要是由经历事件中的强度痛苦体验引发的回避,系统脱敏疗法会以陪伴驾驶过程中循环使用放松技术的方式,让人逐步对坐在驾驶室、触摸操纵系统、缓慢滑行、正常驾驶、高速驾驶等场景的情绪体验进行修正,最终修正“开车危险——结果造成痛苦——我不该开车”这一预设反应。

心理干预中的认知-领悟疗法主要侧重在修正认知归因进而冲击预设反应机制,“故事”中有个人坚信不疑的因果规律链,认知-领悟疗法会对个人关于事件的认知进行第三方视角的质疑,进而引发自我质疑,在质疑的基础上修改个人对事件的观念与感受,最终修正预设反应。

催眠疗法最擅长讲故事改写故事,不但能概念个人对过往经历事件的解读,甚至能改变整个事件中的情绪印记与场景体验记忆,对神经症的治疗效果快速高效。不过由于目前不可知的原因,这种疗法有效期比较短,一般三年内症状就会反弹甚至更加恶化,而因为研究不够深入造成操作过程中许多风险无法彻底排除,目前主要用于重症神经症的症状控制,不当作根治心理疾病的治疗手段。

如果是带有痛苦回忆的创伤性事件,心理防御机制也会干扰“故事”,但一般是通过压抑的方式,这能让人暂时回避痛苦记忆,但是也容易引发假性适应。假性适应,是说关于事件的整个故事其实是在脑海中的,由其引发的预设反应也在潜意识中正常运作,只是压抑着不让相关回忆被激活并进入意识层面,这会造成潜意识层面的剧烈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冲击大脑皮层认知-情绪网络造成其功能紊乱,对当下正在经历的事件,产生一种“身处其中又感觉像看戏一样与我无关”的梦幻体验,也就是人格解体障碍中的非真实感。

(五)应对

不良情绪,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由当前事件或者线索触发,来自不良预设反应,源自曾经历的“故事”。曾经的故事,是中性的,没有所谓的好与坏,只是我曾以某种方式经历过体验过并对其留有印象,我们说它造成了“不良预设反应”,其实是人变了、情势变了,虽然预设要求我如此反应的本意是在经验的参考下实现好的指导作用,但是我当下再按这个预设作出情绪反应,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不好的,仅此而已。

过往故事形成预设,预设在当前压力的触发下指导反应,最终可能造成不良情绪的爆发。这个心理动力过程很复杂,因为意识在脑海中流转的时候,识别、评估、审查机制也会参与进来。

识别过程主要跟认知有关。当前事件出现并被意识到以后,个人需要参考社会期待、家庭期待与自我期待,对事件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弄明白这件事情对我而言到底意味什么,其中有很多得失利弊的算计,也有许多是非对错的判别,而且大部分是在潜意识里完成的,也有一部分会进入意识。

评估过程主要跟故事有关,是人参考过往事件对当下事件的演化方向做的预估,在这种预估里边包含会出现的场景、情绪、体验等等,个人由此对事件产生态度,愿意-不愿意、害怕-不害怕、回避-不回避、期待-不期待等等态度形成以后,对此事件的预备性态度也开始生成。

审查机制主要由大脑皮层前额叶皮质进行。情绪主要在杏仁核生成,生成后通过网状结构对大脑皮层大量放电,大脑皮层显然不喜欢这种没事就被电两把的感觉,会把注意力聚焦在引发杏仁核放电的事件上,通过对事件在意识层面的评估决定加强放电或者抑制其放电,如果是想抑制而抑制不住,就是典型的情绪失控。遗传因素、个人体质及健康水平都会影响这种审查及抑制的能力。

综上分析,要实现对不良情绪的管控,就要综合应对社会期待、家庭期待、自我期待、认知解读、气质、体质、健康水平等诸多因素,确实没什么快速有效的妙法。改变故事、改变故事中的体验、改变对故事的解读,进而冲击预设反应机制,修正并形成新的更具有适应意义的预设反应,是临床治疗所使用的基本思路,行为矫正、认知疗法、催眠疗法等常见疗法,都是遵循这个思路。

在这里,我想再提一个叫做“势”的概念。不良情绪时常爆发,本质上其实就是情绪管控能力的下降,指向的是身心状态的整体萎靡。提升这种身心状态,针对性疗法当然是最好的,但其实许多跟心理治疗无关的办法经常也是有效的,比如努力去经营一个有活力、有挑战的生活状态,健康作息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等等,不一而足,只要能把身心状态提上来,许多心理疾病是可以不治而愈的。这种曲线救国的思路,森田疗法、攀岩疗法等等都在应用,确实效果也还可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38685.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YX

mu99908888

在线咨询: 微信交谈

邮件:itzsgw@126.com

工作时间:时刻准备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