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思瑾
编辑 | 王与桐
*
5G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演进,原本中心化的云计算开始向分布式边缘计算过渡,算力在多个边缘功能区之间相互迁移,形成数据流和控制流,传统的ISA-95五层架构(机器设备层、设备控制层、管理控制层、运营管理层和业务计划层)开始解耦并融为三层(机械设备层、边缘控制器层和工业云服务器层)。
对智能制造工厂来说,解耦意味着不再需要成套的采购海外品牌的五件套产品(基于x86架构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变频器、伺服控制器、IO拓展模块和人机界面),成本大大降低。
但其中最为关键的X86架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PAC,结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工业电脑的多功能工业用自动化控制器),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与基石,目前还是海外品牌的主场。国产基于ARM架构的低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运算控制器)供应商,若想向中高端的智能制造工厂转型,就需在产品上向X86架构的PAC转型。
图源:关维控制
但国产供应商如何实现从ARM架构向X86架构的飞跃?本文介绍的关维控制推出了基于X86架构的PAC,该控制器被拆成核心板和底板两个模块,依据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支持核心板单独采买和配置。
关维控制联合创始人兼CEO王协维向36氪介绍:“关维通过核心化的模式,来设计生产计算核心;以电源设计、信号可靠性、电性抗扰三个平衡维度来设计产品,用创新模式来降低产品化的门槛。客户只需在自有底板基础上配置关维的核心板,就实现了自有品牌的X86架构PAC。”
图源:关维控制
关维控制成立于2019年,主要面向原件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提供软硬件一体的工控整体解决方案。早期从事自动化产线咨询和国内PLC控制器产品研发咨询;2021年开始自研适配多种场景的PAC——UMIF系列及相关套件,并在2022年完成量产。对于元件供应商来说,可以单独采买核心板或采购整体PAC;对设备供应商来说,关维控制依据对方需求提供定制化软硬件解决方案。
王协维表示:“配置关维UMIF系列核心板,可为客户提高30%部署效率,减少35%信息开发成本,测试周期也将缩短8个月。”目前,关维控制成交客户38家,2022年营收近百万,客单价在数千元不等。
在建立品牌和销售渠道上,关维控制主要通过线下工业展会和线上官网进行宣传获客,意向客户通过借测的方式确认使用效果后完成转化。
在产品制作上,关维控制通过与外协厂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会分别对PCB板、成品和交付前三个节点进行质量把关和测试。
之所以能完成X86架构的PAC开发并实现量产,王协维认为这与其创始团队的从业背景和兼具工业与计算机两个行业的Know-How有关。在过去10-20年的从业生涯中,创始团队深知国内工业对PAC的需求,也曾指导汇川技术完成其PAC产品的开发,还积累了大量应用经验,对于行业痛点和难点十分了解。
关维控制现有团队12人。联合创始人兼CEO王协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曾在英特尔(中国)任职工业控制PAC&PLC 技术总监;联合创始人兼CTO樊永宁是浙江大学工学学士,曾在英特尔(中国)任职IOT事业部工业技术产品线软件总监。
据中国工控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2530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115亿元,其中,控制器市场规模为650亿元。这个市场虽大,但对初创企业的关维控制来说,对内要与汇川技术这类国内上市公司直面竞争,对外还要想办法在技术和产品上超越年收入达数千亿美元的海外巨头,关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6氪将持续关注。
据介绍,关维控制正在进行首轮融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