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数智场景 智享未来
12月29日,2023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正式开幕。
包括戴琼海、李国杰、何友、蒋昌俊、罗锡文、陈学东、张建伟等近20位院士在内的120多位学术界、产业界专家齐聚一堂,就大模型范式的人工智能应用向全场景渗透的路径,制造业等实体产业在无人驾驶、智能装备、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开放发展等前沿话题进行探讨,展望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挑战和AGI生态的商业模式,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搭建全栈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落地、创新创业、招商引资、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合作交流平台。
国务院参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岳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等共同主持了主论坛。
本次活动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办公室、广东院士联合会、广东院士专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东莞是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转化的理想之地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溢出带动性强,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23年AIGC的涌现,更是开启全球人工智能新一轮产业爆发。
为期3天的大会以“场景驱动·数智强国”为主题,围绕“以赛助研、以赛促评、以赛定标、以赛引才、以赛创业、以赛招商、以赛办展”的使命任务,采用“1+1+8+6+N”模式,设有1场120支总决赛项目展览展示、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8场总决赛项目路演、6场专题论坛(智能医疗与生物医药专题论坛、智能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专题论坛、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应用论坛、智能遥感与卫星应用专题论坛、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专题论坛、智能能源专题论坛)和N场特色活动(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化论坛、项目对接会、走读松山湖等),还举行了项目对接会,加速优质项目落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院士在致辞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虽然驶入快车道,数据、算力资源日渐丰富,但存在应用场景系统设计不足,重大场景开放程度不高,场景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双向促进,激发学术界、产业界的智慧和创造力,培育我国人工智能新兴产业业态,把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戴琼海院士表示,松山湖科学城是首个举办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承办地,彰显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拥有覆盖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科创体系和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应用场景。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表示,广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先后印发了多个政策指导文件,制定了《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同步带动重点地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体系化布局人工智能发展,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先机。
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今天的东莞,今天的松山湖,依托完备的产业链和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形成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转化的理想之地。同时,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前景、日益完善的创新生态,也将反过来推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进步。东莞热忱欢迎人工智能领域的优质项目、创新团队落户,共同打造大湾区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东莞也将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营商环境,优化人才服务保障,让人才“近悦远来”。
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11个优质项目松山湖科学城寻“姻缘”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何友、罗锡文、陈学东、张建伟,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蒋田仔、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田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军共同启动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
记者从大赛组委会获悉,本届大赛设立高端高效智能经济、构建安全便捷智能社会、实现绿色健康智能生活、推进国家智能科创需求和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五大专题赛道、28项应用场景,采用“开放专题”和“揭榜挂帅”两类竞赛模式,共分为选拔赛、晋级赛和总决赛三级赛制,由网络选拔、重点推荐、区域晋级、路演比拼、赛奖嘉年华等五个环节组成。
自2023年2月14日启动大赛以来,大赛评审委员会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评审原则,先后吸引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2432支队伍报名参赛、挑战角逐,最终从各专项晋级赛推荐评选出120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总决赛特等奖、一等奖的项目将优先提名“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作为首个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的承办地,拥有中国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布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等大装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平台,推进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撑及良好的创新生态。
在28日的项目对接会上,松山湖科学城集团、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光大We谷产业园、中集智谷产业园、清大创投、东莞科创资本等东莞松山湖的产业载体、投资机构与大赛组委会精选的11个总决赛项目代表展开对接交流。同步,120个参赛项目在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亮相,展现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最新探索。
杭州宇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李朝参加了本次对接会。李朝表示,在松山湖,感受到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特别关注人才引进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希望借助本次大赛的举办,能够结识更多同行。希望和松山湖科学城有更多合作机会。”
为助推优秀项目落地发展,在大赛开幕式上,发起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科创基金联盟,通过联盟的平台作用和协作机制,以基金投资、项目孵化、产业协作等方式,致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该基金联盟由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发起,联合东莞科技创新金融集团、广东莞商清大股权投资、元起资本、深圳市东方经略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华创深大投资、青禾资本、深圳人才一号基金、清水湾基金、元禾原点投资、百度风投等10家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发起设立。
院士专家共论人工智能发展前景
在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带来了题为《全电驱重载仿生四足机器人研究进展》的报告,从电驱机器人当前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技术进展,以及基于运动-发力-能量综合优化的运动规划与控制等方面予以分享。
“从液压驱动到电动驱动,从轻型到重载,电动驱动机器人面临尺度效应、驱动能力、运动控制三大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陈学东表示。
“具有重载作业能力的四足机器人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大需求,具有能量效率、运动噪声、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优势。团队已经在关节电机电-磁-热-力协同优化,关节、散热、单腿等方面性能提升上取得重要进展。”陈学东表示。
陈学东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进电驱动器功率密度提高、足端滑移情形下的动态稳定运动控制方法、多点接触主动足设计、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等关键问题的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罗锡文以《无人农场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围绕智慧农业和无人农场的认识和实践,全面展示了无人农场的发展路径、技术进展、实践成效等精彩内容。
罗锡文表示,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当前无人农场的关键技术包括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智慧化管理5大方面。以植物生产为例,数字化感知内容有土壤信息、作物长势信息和作物病虫草害信息,而获取这些信息靠的是卫星影像、飞机或无人机获取的影像、地面仪器。
罗锡文以华南农业大学研究成功的水稻无人农场为例,对无人农场的旋耕、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四个环节进行了展示,呈现了无人农场的发展新场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罗锡文表示,广东提出要在大湾区建10个智慧农场。我们智慧农业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快。因为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50年、100年后我们还要吃饭、还要种地,还需要基建。到那个时候就用计算机来帮我开机器。这就是我们搞无人农场的初衷和使命。”罗锡文进一步表示。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教授张建伟分享了《数据与模型协同驱动,创新物理世界智能系统》的专题报告,讲解在人工智能迎来爆发之际,机器人从非具身智能走向具身智能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多种可能性,探讨未来物理世界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智能系统的创新发展路径。
张建伟表示,现在非具身智能发展迅速,然而在制造、未来出行、大健康、农业、家庭和教育方面,还需将人工智能算法落地真实物理世界,形成多学科综合的解决方案,从非具身智能走向应用更为广阔的具身智能。
在大模型时代,各行各业如何应对?“从人工智能的角度讲,我们现在要实现更加透明的人工智能,要集成多模态的信息,研究真实世界的具身智能,而且要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AI伦理,要用重大需求作为牵引,而不仅仅是技术驱动。”张建伟建言。
在人工智能大爆发时代,未来的人类还需要工作吗?日本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任福继带来题为《具有灵气的数字人是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主角》的报告,为与会者展现未来世界自然人、机器人、数字人三人共舞时代的种种可能性和具体实践。
任福继表示,自然人、机器人、数字人三人共舞需要兼具智商和情商的共享心脑。大模型是三人共舞催化剂,元宇宙是三人共舞的大舞台。
“未来的生产模式是‘自然人+机器人+数字人’三类平行员工一起分工协作。自然人劳动力只占5%—10%,机器人占15%—20%,剩下80%—70%的工作由数字人完成。”任福继表示,当前,数字人的动态生成挑战面临情感准确性、实时性、表情和动作的连贯性,以及个性化和多样性等挑战。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脑科学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蒋田仔以《脑疾病精准神经调控新方法、新设备及其产业化》为题做报告,详细讲解脑图谱的绘制,以及在脑认知、脑疾病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学术界探讨脑科学提供重要参考。
据悉,传统脑图谱绘制是通过对标本进行切片、染色等专业操作,然后根据每张切片上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密度等信息,确定不同区域之间的边界,再将不同切片上的分区结果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三维脑图谱。
与之不同的是,蒋田仔团队的研究主要通过活体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无创获得人脑成像数据,完成大脑连接模式信息的提取和计算,最后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客观准确地确定脑区间的边界和每个脑区特异性的连接模式和功能描述。“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得到精细的分区,还能提供脑区之间的连接图谱,因此我们称之为脑网络组图谱。”蒋田仔表示。
目前,该团队绘制的脑网络组图谱已经在脑认知、脑疾病和类脑智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在《Science》《Nature Medicine》等顶刊上发表,多次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国杰为大家带来《神经网络模型的潜力和局限》专题报告,系统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指出从事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的科技人员既需要仰望天空,也要抬头看路。李国杰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取得重大突破,得益于大数据、大模型和大算力,三者缺一不可。大模型的重要标志是机器“涌现”智能。但也应该看到,单纯提高算力不是“万能药”。数据不但要多,而且要更高质量,要追求更高质量的数据。
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元亭为大家介绍了《心脑血管健康工程:动脉血压图(TAG)与应用》,介绍了健康工程的基本概念、社会重大需求意义,以及结合生物标志物检测、医学成像和机器学习,分享了预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张元亭重点介绍了可实现连续、无扰式或无感知的测量动脉的动脉血压图技术。该技术以 “MINDS”技术为重点的可穿戴传感技术,其中M:小型化(Miniaturization),I:智能化(Intelligence),N:网络化(Network),D:数字化(Digitalization),S: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同时结合纳米生物标志物检测、医学成像和机器学习等,可用于预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展华益以《多面异构体智能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为题,介绍了多面异构体智能检测的难点、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连接器人工智能检测有自动化和成像难度大、数据采集和算法研发任务重、系统漏检率和过检率要求高三大难点。”展华益表示。鉴于此,展华益和团队以5G+MEC专网、5G+AI智能质检的思路予以解决,攻克诸多技术难点,研发了连接器行业全球首套表面缺陷智能全检系统,可稳定检测0.01mm及以上尺寸的20余种缺陷。该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行业空白,入选2022年工信部揭榜挂帅项目,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不知道吃什么?不知道怎么烹饪?进入厨房就可以解决。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AIoT部长彭淑方带来了《基于厨房场景的AI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专题报告,以美的在厨房场景中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带来精彩分享。彭淑方表示,美的打造的人工智能厨房场景包括健康诊断、菜谱推荐、烹饪指导、语音操控、一键烹饪、智慧烹饪、美味分享等涵盖烹饪前、中、后三个流程。“在厨房场景人工智能的构建流程上,包括三大步骤,一是知识库构建。借助大模型对原始数据(菜谱、产品等)进行处理筛选,加速美的烹饪专业知识库构建;二是问答系统设计。设计意图分发模型和不同问答子模块,理解用户问题类别并匹配答案;三是产品设计。以通信链路优化来提升响应速度,并以前端交互设计降低用户等待的延时感。”彭淑方表示。
华大基因解读平台产品总监熊云为大家分享了《智能化基因解读平台》专题报告,为与会者解读了基因库构建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全面助力基因数据的解读,辅助临床迈向产前诊断精准化、智能化。熊云表示,人工智能基因应用数据越大,解读越精准。为此,华大基因构建了智能临床表型助手、文献智能循证、基因/变异智能排序、知识库智能构建等全栈自研人工智能工具,为基因数据解读赋能。其中,文献智能循证对超3000万文献进行智能化循证,训练出基因行业领先的NER模型,解读效率提升6倍。
亿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态副总裁李强以《应用场景要创新,AI必须下凡尘》为题做报告,针对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在未来发展的多种场景,人工智能的短板等内容发表看法。“人工智能并不是万能的,应该理性看待,在道德责任、知情同意、伦理决策等领域更应该交给人类来决断。同时在艺术、文学、设计、情感等领域并不会被替代。”李强表示,凭借优秀的技术产品化和商业化落地能力,亿智电子在2020年已实现百万量级的AI芯片出货,在国内端侧AI芯片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苏州知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余崇圣带来题为《面向物理空间数字化应用的激光雷达成像关键技术与系统》的报告,介绍了激光雷达成像这一关键技术的重要性和技术手段。余崇圣表示,GPS丢失下的高精度定位导航、实时3D空间成像具有极其大的挑战和困难! 被列入我国二十项重点难题之一。为此,余崇圣所带领的苏州知至科技,历经八年的技术沉淀和两年产品化,研发出世界领先的移动式SLAM激光雷达扫描仪,具有更高精度、真彩色点云、长测距等特点,解决了这一难题。
广东科技报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袁仕联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5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