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今天咱们聊聊习惯性焦虑这个话题,为什么加上“习惯性”这个前缀呢?
因为每个人多少都会有点焦虑情绪,但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特定的压力事件的刺激下,才会焦虑。比如张三找了俩月工作还没找到,这事放谁身上都会犯愁。一旦拿到了offer,就不会再焦虑了,这种属于正常现象。
但是有一部分人,焦虑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频繁。“毕业论文没准备好,焦虑”、“女神没回消息,焦虑”、“朋友换了大房子,焦虑”。甚至有些焦虑像跟你很熟一样,来了都不先打声招呼,不明原因地让你浑身不得劲。
不瞒大家说,我从小就很焦虑。看到电视剧里有人死了,有时候我也担心万一我死了咋办,还没谈过恋爱、还没给父母养老,现在想想,跟个二货一样。
今天咱们就深度聊聊焦虑的根本原因和改善方法。
大家焦虑什么
KnowYourself在2019年对年轻人的调研发现:28.01%的人处于高焦虑水平,65.35%的人处于中等焦虑水平。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也对4万网友进行了一次关于“职场人焦虑”的调研,结果显示:85%的人有“加班焦虑”、61%的人有“晋升焦虑”、57%“消费焦虑”、47%“学习焦虑”,45%“晚睡焦虑”,甚至还有37%的人有“发际线焦虑”(突然感觉头顶一凉,这哪是发际线焦虑,这是我们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啊)。
职场危机、住房压力、教育内卷、健康隐患…焦虑如雨点般打过来,让咱们措手不及。
而前几天一个朋友的经历更是让我发现了一种新型焦虑——不焦虑焦虑症。他原本不焦虑,每天都很开心,一副“生活拿他没办法”的样子。但那天回家,他爸看到他开心的样子,长叹了一口气,“唉,我咋觉得你不上进呢?”从那以后,每次在他爸面前,他都满脸愁容,表现出焦虑的样子。
焦虑的成因
焦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很多人把问题归咎于外界压力和情绪控制方面。我觉得这些只是表象,而真正的原因,应该是下面四个:
1、遗传因素
有一部分人生来可能神经系统就更敏感, 行为遗传学研究领域发现,第十七对染色体上有一个叫SERT (五羟色胺转化基因)的基因,这个基因短的人,更可能患焦虑症。
不过,这点只会影响易感性,就是说焦虑的概率比别人高一些。既然是遗传,那父母很可能也会有焦虑的倾向,而这在家庭教育上的影响可能会更大。《焦虑的智慧》一书中提到,焦虑是一种偏离正规的敏感,如果成长过程中敏感特性没有被妥善关注和处理,父母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度过这些情绪化时刻,敏感情绪最终会演变成焦虑。
就像我小时候,在我爸妈眼里,没有什么是打一顿解决不了的,所以我肯定不敢把“担心自己死了”这个事告诉他们,因为他们只会往死里打。
2、进化优势
公号利维坦提到了这样一个概念,比如一只狗,饿了就去找吃的,困了就回窝里睡觉。它的大脑就只是解决当下的问题。人类的祖先原始人也是一样,对于饥饿、寒冷、危险的焦虑,就是行动的动力,焦虑也总能得到及时反馈,这是人类科学家所说的“即时回馈环境”。
然而现代社会是个“延迟回馈环境”,焦虑也被重新定义了。我们做的很多事,都是在很久的未来才能兑现。比如上学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上班是为了将来买房子娶媳妇。
问题就出在,大脑进化没赶上趟,还保持着适应即时回馈环境的状态。未来的不确定性,就在当下形成了一种时间错位,困扰着我们的大脑。
为什么叫优势呢,因为一旦感到焦虑,我们会进入一种应激反应状态,这个时候就像小宇宙爆发一样,应对威胁。但它耗能也高,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我们就会感到没精神、没食欲、免疫力也会降低。
3、防御神经回路
焦虑是对未来威胁的一种防御和恐惧情绪,《重新认识焦虑》这本书对巴普洛夫实验做了个延伸版本。
实验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他们通过声音单独刺激笼子里的老鼠,老鼠开始适应这个环境。
第二阶段:声音出现后,紧跟着电击老鼠,几经折磨,老鼠把声音判断为警告信号。只要声音一响,老鼠就会木僵(这是一种先天防御行为,神经运动性抑制状态,表现为僵住不动)。
第三阶段:取消电击,只用声音刺激,老鼠还是会木僵。
这个过程被称为“威胁条件反射”,虽然是条件反射,但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条件刺激引起反应的能力,也就是这条防御神经回路被激活了。
控制恐惧情绪的部位是杏仁核,这个过程是威胁性刺激激活杏仁核,杏仁核对刺激进行加工,从而引发恐惧反应。
比如张三有社交恐惧症,杏仁核就会加工社交中不确定的威胁,尴尬咋办、出丑咋办,从而让他宅在家里。
4、心理因素
心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而且造成焦虑的心理因素还不止一个,这里总结了3点。
(1)压力管理失常:焦虑是压力引起的,但其实我们能发现,同样的压力在张三这是焦虑,在李四那就没问题。心理活动会影响对压力的处理方式,第一次克服了压力,第二次就稀松平常了;反过来第一次因为恐惧而逃避,之后就一旦出现就会习惯性焦虑。
(2)控制欲的作祟:未来的不确定性本来就是不可控的,但有些人的控制欲很强,结果就是在二者的矛盾中不断拉扯,身心俱疲。比如一个考试你越想通过,心理消耗就会越大,焦虑感也会越重。
(3)讨好型人格的牺牲:讨好型人格都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太顾虑别人的情感安宁,就会让心结越来越大,再加上担心内心想法会影响关系的和谐,所以都是自我消化,进一步加重焦虑。
该如何自救
并不是一焦虑就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如果你的焦虑并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让你坐立不安、胸闷气短、睡眠紊乱,也没有明显影响到工作学习等正常生活,就可以通过下面4个方法来改善。
1、接受焦虑
焦虑是一种进化优势,它可以让我们发现潜在的威胁,提高警觉。比如要考试了,焦虑的人一定会提前复习,做好准备。心大的人可能到前一天才想起来,“啥,明天要考试?考啥啊?”
所以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行动力、效率和表现,不过压力一旦过大,并且是持久性的,大脑就会蒙圈,“这可咋办,是逃是打还是木僵啊?”进而给你的身体和心理传递一些防御信号。
相比防御,我们可以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来处理——接受。可以借助下面两个小技巧:
1、用输出方式感受
如果觉得不好意思给别人说,就写下来,什么事件导致的焦虑?哪里感觉不舒服?心理和身体上发生哪些变化?写完你会发现,这些感受不是消极的,它们的目的不是让你难受和逃避,而是让你重视起来,应对困难。谁会排斥提醒自己的助手呢,对吧。
2、正念冥想法
我们内心的丰盈也有其发展规律,而且没办法通过外界工具来填充,只能慢下来、静下来、关注内心的真实想法。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坐下来,专注自己的呼吸。前期可能会走神,有个松静入定法很好用,就是吸气时默念“静”,呼气时默念“松”。它可以极大地提高你的掌控感,接受原本接受不了的焦虑。
2、想最坏结果
弗雷德里克•方热医生在《医治受伤的自信》中介绍了一种方法,叫走到灾难的尽头。
就是找一张纸,左边就写最坏的结果,一步一步往下写,每一步都是最坏的结果。比如:开会没准备好->客户对方案很不满意,终止合作->老板把我骂了一顿,炒了我->新工作也找不到->老婆也不要我了->我严重抑郁,被送进精神病院->最终在精神病院走完这凄惨的一生。
右边写最坏结果的备选情景,开会没准备->客户对方案不满意,让我修改->老板骂了我一顿,罚了半个月薪水->我找到了新工作->老婆还是留在我身边->我得了抑郁症,但积极接受治疗->康复并重新开始生活。
两边对比之后咱们能发现,最坏结果就跟我小时候担心自己死了一样傻,而正常情况其实都在备选情景里。写下来之后,你能把注意力从最坏预想转移到备选情景当中,之后的每一步也像有了计划一样,不确定性的概率降低,掌控感自然也得到提升。
3、暴露疗法
这个方法我觉得是最硬核的了,这也是行为和认知治疗师比较认可的一种治疗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怕什么就让你干什么,反复接触让你焦虑的事务和场景。比如从马上掉下来,就再回到马上去;恐高就强迫自己站在高处。
要消除恐惧,一个人必须克服习惯性回避,并且重复暴露于能诱发恐惧的刺激中,经过消除作用,对刺激的反应减弱,进而意识到刺激并不能真正地伤害他。
这个方法又分为实景暴露和想象暴露,前者是直接进入真实的场景,比如社交恐惧,就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参加各种会,多跟陌生人交流,行为已经跨过了这道坎,内心的坎就变得很容易了。
如果有些场景让你非常排斥和焦虑,没有勇气直接接触实景,就可以先用想象暴露法。就是在大脑里刻意地想象让自己恐惧的场景,或者通过图片、电影的形式。直到对刺激的敏感度降低,不再焦虑,就可以了。
当然自己可能不太会用这么“残忍”的方法对待自己,所以一般需要别人的帮助。
4、聚焦关注圈
焦虑是对未知威胁的防御情绪,但是我们又没办法控制大脑不去想这些。因为大脑只能决定自己想什么,决定不了不想什么,这叫做白象效应。就比如我跟你说,“你想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想白象。”你会发现,白象会不停地闯入你的脑海。
所以,要让大脑不关注焦虑情绪,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可控的地方上。咱们之前提到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有两个概念:影响圈和关注圈。
关注圈是咱们日常关注的,比如天气、新闻、事业,当然也包括焦虑感。影响圈是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事情,比如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升。
这个概念核心是提醒我们关注自身能控制的方面,不要把精力浪费在不可控的方面。比如,我担心考试考不好,想考题会不会简单点,时间安排在上午会不会好点,关注这些没什么用。反过来,我担心考不好,就把复习资料拿出来看,多看一遍没准就能多对一个题。
而且这个方法还能帮我们有计划的支配行动:我们以焦虑的事情为终点,通过流程图往前推“制定计划”,找出能改变的影响圈,重点关注;不能改变的关注圈,不去纠结。然后从起点开始再向后推“支配行动”,一步步下来,会发现掌控感越来越强,焦虑也不存在了。
好了,4个方法都分享完了,除了第三个,其他的我觉得都比较简单易行。而且,如果4个方法一起使用的话,能帮我们在短时间内消除习惯性焦虑,亲测有效。我一个朋友都快从社交恐惧症变成社交牛逼症了。
如果你的焦虑比较顽固,可以留言,我再想想办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5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