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前言
五言近体诗诗句中,最常见的是2-3结构,细分到几十种,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3-2结构的句式。
王力先生把3-2结构分成了7种,类似的句式合并后,还有5种。前2种是简单句,3、4属于复杂句,第5种是不完全句。
一、前3字为名词作主语,谓语在后2字
王力先生提到3-2结构时,说了3种句式,这三种句式极其相似,共同特点是前3字都是名词。因此可以合并为一类。
第一种,例如:淑女诗-长在,夫人法-尚存。fnN-dV。后2字是副词+动词作谓语
出自唐诗人王维的《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其一
锦衣馀翟茀,绣毂罢鱼轩。
淑女诗-长在,夫人法-尚存。
凝笳随晓旆,行哭向秋原。
归去将何见,谁能返戟门。
第2种,例如: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区别在前1字为数目字。前两种几乎没什么区别,都是:名词词组-副词+动词。
第3种,例如: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区别在第2字是方位语,后2字是动宾结构的谓语形式。
以上三种,都是前3字为名词词组作主语,谓语在后2字中。前两种是主语+谓语:诗在、法存;春尽、雁稀。第三种是主谓宾:书连屋、树拂云。
二、无主语,前3字动词语,后2字为目的语
这种句式整体是动宾结构,例如: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ddV-cN。可见简化为:归-白社、到-青门。
王维《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这个句式与第一种的区别是:有谓语和宾语,没有主语,主语是闲居于辋川的人,即作者自己,只不过被省略了。
第一种有主语和谓语没有宾语(淑女诗-长在)。
三、前3字是句子形式,后2字是副词+动词或形容词作谓语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NN-F+dV,前3字是主谓结构(名词+形容词)的句子形式:茅茨疏、云雾密,后2字是副词+动词或者形容词作谓语。
杜甫 (唐)《梅雨》: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这种句式有两个谓语,所以被归类于复杂句。后面的谓语(易湿),是对于前面谓语的补充(疏)。
四、前3字为不完全句子形式,后2字也是句子形式,为前面的目的语
海鸥知-吏傲,砂鹤见-人衰。nN-V+N-F。这种句式与第3类句式的区别在后2字:吏傲、人衰,是主谓结构的句子形式。同时,后2字又是前谓语的目的语,类似于英语的宾语从句。
前面是主谓结构,动词是及物动词,所以说前2字是不完全句子形式。
整句诗是主谓宾结构,只不过,宾语时主谓结构(宾语从句),因此有两个谓语,属于复杂句。
刘长卿 (唐)《酬张夏别后道中见寄》:
离群方岁晏,谪宦在天涯。
暮雪同行少,寒潮欲上迟。
海鸥知-吏傲,砂鹤见-人衰。
只畏生秋草,西归亦未期。
五、前3字是句子形式,后2字是名词语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个句子乍一看,很像简单句中的2-1-2主谓宾结构,其实不然。
这个句式为:nN-F(或V)+fN。第3字是不及物动词,后2字不是第3字的宾语。
前3字是主谓结构,后2字名词表示方位,起到地点状语的作用。即泉声在危石边“咽”,日色在青松附近令人显得冷峻。不能理解为:泉声呜咽了危石,夕阳冷却了青松。当然,现代诗这样写也可以,但古诗不是这个意思。
王维 (唐)《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结束语
五种不同的3-2结构句式,有的有主语,有的无主语。有简单句,也有复杂句,最后一种还是不完全句(其中一部分没有谓语)。
最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种,这种诗句与212结构主谓宾句式很相似,只能从内容上进行区分。不过,对仗的时候,其实两种句式相互组成一联,也是可以的。
@老街味道
五言近体句式总结篇5,这5种1-1-3结构看似一样,其实不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4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