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家,对多数普通人而言,是近在咫尺的,是几站地铁,是几个街口,是下班后直奔的地方,是最惬意、最甜蜜的天地。
但对诗人而言,家是个意象,往往属于远方,更多时候,属于不知所处的地方,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梦中闪现。
所以,“回家”对诗人而言,意味着太多。为此,李笠写了他的诗集——《回家》。
以下文字选自《回家》自序
作者|李笠
想一想,你终于可以回家了
你看见孔子对着城墙叫喊:“我,回来了!”
于是他变成“仁”字里的一横
你看见奥德赛。他躲避了“回”
千年后依然在孤傲的心海里漂浮
你已精疲力竭。但回,回到哪儿?
想一想和尚手上转动的念珠
想一想笼里来回走动的猛兽
生活:绕某个发光的东西打转
或被某个黑暗的东西纠缠
“回”字用时针的速度捅开
五十岁背后的谜:漂泊,即磨亮念珠
对一个海外漂泊二十多年的人来说,回家这词太重。回家,回到哪儿?出生地?父母身边?浸透自己血液的文化传统?母语?旧时朋友?一个钟爱的人?似乎都是,但又不完全是。
在曾经上大学的北京,在长大成人的上海,在和朋友交往之际,一种局外人的感觉始终压迫着我,让我不知所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世界变化太快,是东西地球的价值观的迥异?是多年的西方生活已让自己变得不伦不类?或许——最本质的,是生于水瓶座的我天生就是个异乡人——一个和现实保持距离爱旁观的游客。
回家,返乡,是一条古今中外所有敏感的追寻者都无法绕开的路。荷马史诗《奥德赛》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渊明,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杜甫,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从春节挤破火车的民工,到圣诞给孩子狂购礼物的父母,都在殊途同归地表达这一无法摆脱的古老的乡愁。
家,是身心的庇护所,一块让人闲适自在的栖地。十八世纪浪漫主义诗人说:“诗歌会领着漂泊的人,脱离殊风异俗的他乡,恢复幸福的纯洁天真,回到青年时代的草房”(诺瓦利斯)。诗,是慰藉乡愁的灵药。
然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已无家可归——“上帝死了!”。人注定在漂泊中寻找家园,把漂泊当作家园,或反之,把家园当作他乡。世界,尤其中国这片古老的文明,已被全球化的市场洪流吞没——一切向经济利益,向所谓的进步和发展转身。我出生到六岁住过的弄堂因此被拆除,我六岁到十八岁住过的新村大楼因此被改建得面目全非,并在等待拆迁。
家,已回不去。你最多只能在故乡当一个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游客。
如果说诗人的天职是返乡——回家,那么,我的家就是母语写成的诗歌。她们在这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当下,给无家可归的灵魂提供了一个甜美的栖地。
《回家》是2010年至2016年回国逗留期间写下的三百多首诗的精选,这部诗集——在编辑成册之时——发现自己也没能挣脱乡愁这一古老的陷阱。这里的每一首诗几乎用自己的方式都围绕着“家”在转。《古镇》,《圆月》,《根》,《上海变奏曲》,《清明拾遗》,死去的父母,童年记忆,汉字等等等等,但,写的更多的是当下现实,即诗的激发点——它们和死者,过去,记忆与反省彼此握手,拥吻,交媾,对话,博弈,厮拼,从而让家——回家——露出其真实面目。
因此,《回家》既是一部个人漂泊生涯的记录,也是时代的见证。
这些见证——诗——始终遵循着我推崇的“手写我心”的诗歌创作原则。它们通常从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出发,然后营造一个让人感觉身临其境的诗意氛围,并常在诗中留出空间,让读者来填,在直接中透出微妙。我在《诗摄影》一诗里表述过自己的对这种诗艺的追求:不拍观景台上看到的风景/拍有形背后的无形/美中的丑,或相反/不拍已摆好的姿式,虚假/拍镜前的叹息/裸体遮蔽的部分,皱褶间的伤口和腐烂……
而在《我要把诗写得像明代家具》则更进一步地阐释了我的诗歌创作态度:
我要把诗写得像明式家具那样
严谨简练,优雅适度;让意和象比例
成为家具局部与局部的比例,即:匀称协调
让词语与功能相符,毫无累赘
你读到的是一根流畅的线
挺而不僵,柔而不弱
你读到的是精妙似榫卯结构的词语关系
不用钉子,这自卑的雄辩
让两个陌生物在一个连词上相遇
仿佛它们开始就在一起,如冰与火
虚实相杂,如椅背的透雕,或“落日故人情”
状物与抒情相并,如镜台花纹
凝重而不失圆润,像“感时花溅泪”
把思绪化作紫檀木纹路中细若游丝的精微
偶尔也用形容词
就像书桌边角用珐琅或玉石
但不堆砌
让木材的纹理流出隐秘的诗意。让人遐想
最后,感谢古冈,他在编辑此书时,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布拉格,2017年3月1日)
李笠诗歌选读
|泡桐树教堂|
不是让人肃立或静坐的欧洲教堂
它让我躺下,躺在地上。它让我赤膊
苍翠巨大的树冠扑扇着天使的翅膀,把我高高抬起
哦,二十年瑞典的寒冷就是为了热成这八月的北京?
久违的知了狂奏着风琴,说游魂已归来
一阵飓风,一片咆哮的大海,一股雪天桑拿的蒸气
把十字架上的疼痛按摩成一个舒适的胎儿
天气有哲学没有的真理,五十岁才懂的奥秘
风琴的热流涌入我张开的毛孔,毛孔
发出一个五岁孩子的呢喃:“我喜欢这甜美的音乐!”
|腊八|
你看到你见过的雾霾
你开窗
天空很近,很低
你伸手去摸。冷
几只鸟影一闪
天空发白
抖落斯德哥尔摩密集的雪花
你躺回原处
像打针后的病人
继续阅读
棺材连着棺材向天边呼啸着奔跑
没有雾霾
|雨雪之间|
暴雨倾泻,江南的雨。我忽然
置身瑞典一个雪夜的车站
在那里等车。看飞飘的雪片
看着,梦见桂香暗浮的上海
是的,我一直在雨雪间游荡
下雨时,我用积雪的冷静
观察周围喧腾的事物;雪落时
我用体内江南的雨搂抱飞雪
所以我始终醒着。所以我
始终在两种语言间徘徊。做局外人
所以我必须不停地翻译,把
雨滴译成雪花,或相反。我
就这样活着。不知道自己
到底是纷飞的雪,还是坠泄的雨
作者介绍
李笠
诗人,翻译家。摄影家。1961年生于上海。1988年移居瑞典。1989年出版瑞典文创作的诗集《水中的目光》,以后又出版《栖居地是你自己》(1999年)、《原》(2007年)等瑞典文诗集,并荣获多种诗歌奖。他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北欧诗人,其中包括芬兰女诗人《索德格朗的诗歌全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全集。此外,他出过摄影集《西蒙和维拉》(2011),《诗摄影》(2014)。
相关图书
《回家》
李笠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2010年到2015年期间的诗歌精选。大体是日常之诗,很多是围绕着个体经验展开,用两个或更多个声调发声,相互比较,彼此打开,不断摩擦和盘诘。真实而不拘泥,想象而适度地对现场和细节予以变形,而不是“用游客的方式观望”。
本书回到母语、自然、文化、 城市和生活的“中国现场”,具有明显的现实指向性和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带有一代人精神写作史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4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