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封建时代的官员虽然是统治阶层,但在皇帝面前仍然是臣,是打工一族。因此,他们也要正常上班打卡。其实,“上班”和“下班”这个词汇很早就有,不过这是通俗的说法,正规定的书面表达,则叫上朝、上值、朝参、退朝、散值、散衙等。
古代官员上下班时间,和现代无异,大致也是晨聚昏散,只不过每个朝代具体上班的时间有所不同。春秋时期鸡鸣即起准备上班,往后各个时段逐渐定型为卯时,就是早晨五至七时。凡在京城供职的官员,一定品秩以上,必须要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通称朝会,故京官上班的第一道程序便是“上朝”。
朝会有大朝、常朝等区分,大朝是具有正规仪式的集会,只在特定时间才举行,历朝历代不一。汉宣帝五日一常朝,唐太宗三日一视朝,就当时的情况而言,都有勤政的美誉。南朝梁武帝更卖力,几乎每天都要举行常朝,害的大小官员每天起早贪黑,苦不堪言。
常朝的时间历代也不一样,大致都在黎明时分。清初时都在卯初(五时),嘉庆中叶,改为卯正(六时)。同治初年,两宫垂帘,两位尚是少妇的太后,连同幼小的同治帝吃不了这份苦,于是朝会被推辞到辰刻(七时至九时)。到光绪时,慈禧太后大权独揽,可能是自己已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又将朝会改为寅刻(三至五时),到散朝时才卯正(六时)。可以说,这段时期,是清代官员上朝最辛苦的时段,有些住得远的官员夜里两点钟就要起床。
清代时那些赶着上朝的官员凌晨起床都是随便吃些点心垫垫肚子,讲究一点又有条件的自然可以使唤奴婢,先备下早餐。清代的北京城多有供应早点的摊位,主要的顾客便是这些赶着上朝的官员。
由于上朝时天还未亮,因此官员们就要点灯。不过,清代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资格点灯的。按例,一二品大员年高者,特赏可以骑马或坐轿子,其余人一律步行入宫;又因随从不得跟入的缘故,没人给你举灯照明。说是黎明朝会,但若是把从宫门步行到朝殿的这段距离算上,加上御史整队、等候传呼,非得提前一些时间到达。
自明天启时开始,魏忠贤下令废除了宫中路灯制度,其后清朝沿袭明制,紫禁城内,除朝房及各门外,绝无灯火,理由就是为了防止火灾。这一制度使得百官“戊夜趋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审视不辨”。因为无灯照明,宫里还发生过有人在上朝时跌入御河而溺死的意外。
当然,这种意外绝对不会发生在王公大臣身上。清制,凡宗室亲王、郡王、贝勒及各部院堂官上朝,皆有专人打灯引至景运、隆宗二门;军机大臣则由角灯导入内右门。还有,奏事处官员、各部衙门递奏官和各省督抚,因为他们提前送到各种文件和报告,或许便成为皇帝在朝会上提出讨论的议程,因而也特许给灯。
所以,清代官员上朝便会出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百官只要是遇见了王公大臣的队伍,都会像苍蝇一样尾随而至,亦步亦趋。没赶上这一趟的,只好翘首期盼下一个王公大臣的到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39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