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现今CPU制造商已经明确划分了消费级和企业级产品线,它们的发展路线有所不同。消费级CPU更注重单线程性能和延迟,适合处理IO密集型应用,而企业级CPU则注重高吞吐量,对单线程性能和延迟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处理计算密集型应用。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多核性能的需求并不高,除了生产力类应用外,打游戏是普通用户对于性能需求最高的用途。现今绝大多数游戏占用4-6核,少数新游戏可能会占用更多的线程,但也有一些游戏只进行单核优化,而CPU占用高但并未提升游戏性能的原因可能是用于denuvo加密或一些线程占用不高的任务。
当前游戏通常能够充分利用6核处理器的资源。对于主流16线程的处理器来说,游戏运行几乎没有任何压力。然而,某些游戏需要玩家在游戏之前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编译,这是游戏的一个缺点。
对于轻度用途,例如浏览网页和观看视频等,CPU资源几乎没有得到利用。一个2C4T的处理器就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些基本用途。对于多开网页的用户,4C8T处理器是最低要求,而8C16T处理器则更加舒适,需要大容量内存。
因此,对于非生产力类用途,CPU的多核性能提升并不能够提供太大的优势,因为这些用途并不需要太强的性能就可以满足。CPU性能的提高本质上是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时处理更多的任务,或者说同样的任务花费的时间更少。如果你想要享受到CPU多核性能的优势,那么你的用途必须是对多核性能需求敏感的用途。否则,你无法感知到这多出来的性能,只能通过一些数据对比来感受到差距。
举个例子,对于发烧友来说,最常见的对CPU性能要求比较高的用途就是3D渲染。Cinebench是数据样本最多的测试工具之一,以下是一些参考数据:普通酷睿平台的多核性能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13900K的性能已经是4790K的8.3倍。这种提升在3D渲染等可以充分使用CPU核心的应用中表现尤为明显。
在同一系列产品中,只要不超过线程支持上限,在不降低频率的情况下增加更多的核心,就可以显著提高效率。然而,在需要高内存带宽的密集计算等应用中,堆叠更多的核心并不是提高性能的唯一途径,因为此类应用对内存带宽的需求很高。此时,随着核心数量的增加,内存带宽的增长会变得缓慢,性能提升的幅度也会逐渐放缓。随着未来相关行业的制作标准和难度的增加,核心数量肯定会继续提高。
例如,Intel未来可能会推出8+32或16+32的产品,而AMD可能会推出24+0的产品。虽然消费者的日常轻度用途难以感知到多核进步,但在专业应用中跑满全核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性能的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单核性能和I/O类模块的改进一直是重要的追求,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梯队的追求。相对于在benchmark中爆炸式增长的多线程性能,这些改进可能看起来不那么明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3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