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原文@曲韵 Melody 载于中读App
“情商之父”戈尔曼力破情商谣言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书叫做《Emotional Intelligence》,意思是情绪或情感智力。从那以后,EQ-情商,成了一个风靡全球的词。关于情商,有很多的谎言和谣言。下面是戈尔曼自己在博客上的回应(原文翻译) : 关于情绪智力的很多神话始于1995年我的书出版后TIME时代杂志将“你的EQ是什么”放在封面上。管理咨询师们更是大肆宣扬。 有人说EQ占到成功与否的80%。作为《情感智力》一书的作者,我可以告诉你,他们大错而特错。 事实是这样的。毫无疑问,IQ智商仍是目前保证职业成功的决定因素。要想当好会计师、外科医生或企业高管,智商不高于115根本就没法面对这些职业对认知的复杂要求。 在高智商的人群中,拥有纪律、动机和共情等软技能的人才能脱颖而出。很多研究人员指出智商IQ只占10-20%。我说过了,剩下的有很多很多因素,从出生的家庭状况、社会背景,到运气,到情绪智力,等等。但是人们一下就跳到结论说,情商占了80%—不对。
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对他们糟糕的学科成绩的安慰,对另一些人可能是工作场所人本化的要求。也有一些人将情商视为对女性当领导辩论的要素。(戈尔曼这段话很恶毒,指相信、宣扬情商的人其实是拉大旗当虎皮-译者加)
到底什么是情商EQ? 什么是情感智力EI?
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书叫做《Emotional Intelligence》。后来TIME时代杂志将“你的EQ是什么”放在封面上。管理咨询师们更是大肆宣扬。于是,EQ情商的说法大行其道。EI,情感智力,反而没有人提了。
其实,关于情感智力的说法,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
情感智力的定义:目前有三个模型。
能力模型:1989年,Peter Salovey 和 John Mayer定义的情绪能力:觉知、运用、理解、管理;特质模型:2000年,Konstantinos Vasilis Petrides定义情感智力为“位于人格结构较低端的一系列情感自我觉知特质”。混合模型:1995年,Goleman定义的情感能力:自我觉察、自我管理、社交技能、共情、动机
我们可以看出,三个模型中共同的是都有对情绪的自我觉知,对情绪的管理也都被强调。相比较而言,戈尔曼的情感能力的定义更像是对人际关系的定义。 事实上,国内对情商的理解,基本等同于人际关系了。人际关系,或者说人际互动,在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力说中,是单独列出来的而一项智力。情绪情感是人类的一个心理过程(其他两个是认知和意志),它体现在人类所有的活动中,不仅仅是在人际关系中。把情商等同于人际关系是限制、贬低了情感智力。
在关于情感智力的三个模型中,戈尔曼的其实最不靠谱,但是为什么戈尔曼被誉为“情商之父”,被大众热捧和歪曲以至于他本人都不得不出面澄清呢?这是大众媒体的力量。若不是时代周刊刊发了他的书的介绍,他的研究会像他的前辈一样,只在专业圈内流传。
情感智力到底能不能测量?能否得出情商数值?
很多人把情商EQ混同为情绪智力EI,即Emotional Intelligence。百度上搜EQ甚至能搜到引用的是Emotional Intelligence却非说是EQ。商数,quotient,是在测量值的基础上来定的。情感/情绪智力能测量吗?测量范围够大以至于都能得出商数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关于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的测量,一直争议很大,没有定论。
情感智力的测量:确实有很多量表被创造出来测量情感智力。它们是:The Emotional Competency Inventory (ECI), 发布于1999, the Emotional and Social Competency Inventory (ESCI), 对ECI的修改版,发布于 2007. The Emotional and Social Competency – University Edition (ESCI-U),the 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MSCEIT),the Swinburne University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SUEIT), and the Schutte EI model.The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estionnaire (TEIQue), 这个量表是目前被翻译使用最多的,它测量的是对情绪情感的理解能力。
上述测量,有的偏重于测量对情感的知识,有的测量行为,有的测量人格,有的测量道德,有的测量的就是认知,还没有任何一个量表能够真正测量情感情绪。这些量表有的被次改后用来测领导力,或者职业规划。没有一个量表得到心理学业界的广泛认可。测量不准确,那么,又何谈商数?
总结:情绪与情绪智力
情绪情感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情绪影响身体功能,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健康: 情绪的变化会引起神经递质的分泌变化,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激素水平的变化,影响到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的状态进而影响到各个器官的功能,因此,情绪的变化引起了全身的生理功能随之变化。没有足够的刺激,或者刺激过度,都会影响到上述各部分的功能,影响到神经元的发育和联接,也就是说,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和功能。也就是说,儿童期缺乏情绪刺激或者过度的情绪刺激,会对整个身体的发育与功能造成负面的影响。
情绪影响我们的认知和决策:情绪的变化造成的各种生理反应会通过我们的内感觉让大脑新皮层觉察到,这些生理的信号会唤起我们过去的记忆,因此,我们对当下情境的认知和策略常常会受到影响。时间长了,一些固定的情感影响会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虽然这些神经回路是可变的,但固定的回路一定会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刻板、固化。
基本情绪与生俱来,不由我们控制:很多人都在谈控制情绪。情绪一旦发生,是纯心理过程和继发的生理过程,不是我们能控制得了的。我们能够控制的地方有两个:一是情绪未来之前,控制情绪的诱因,包括自身内部的和外部环境的;二是已有情绪后,控制情绪的表达方式和渠道。
社会情绪受后天的养育方式、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与互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情绪情感的体验完全是主观的。一个人的情绪(自己的和他人的)识别能力、情绪推理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表达能力也毫无疑问是自我的、对个人生活有重大影响的能力,或者智力。它们是可塑的,可改变、可完善。而且,情感能力贯穿人类一起活动,不仅仅是人际关系。与其侈谈模棱两可的所谓情商,不如踏踏实实地提升自己的情感能力。至于人际关系、冲突解决、领导力、社会适应等等,就让它们回归本名好了,不必带个模糊不清的情商面具。
附戈尔曼博客原文
(http://ideas.time.com/2011/11/01/theyve-taken-emotional-intelligence-too-far/)
This and other myths abou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nstantly float around the blogosphere and get spouted by management consultants. The misinterpretation started nearly the moment TIME put the question, “What’s Your EQ?” on its cover when my book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as published in 1995.
In fact, they say, EQ accounts for 80% of success. As the person who wrot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 book that put the concept on the map, I can tell you that they are dead wrong.
Here are the facts. There’s no question IQ is by far the better determinant of career success, in the sense of predicting what kind of job you will be able to hold. It typically takes an IQ about 115 or above to be able to handle the cognitive complexity facing an accountant, a physician or a top executive.
In a high-IQ job pool, soft skills like discipline, drive and empathy mark those who emerge as outstanding.
Most researchers conclude that IQ accounts for between 10 to 20 percent. That, as I’ve pointed out, leaves room for a wide range of other factors — everything from the family or social status you’re born into, to luck, t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o name but a few. But people seem to jump to the conclusion that EQ alone makes up that 80% gap — and it does not.
The wish to believe EQ offers a magical alternative to IQ no doubt has multiple drivers. For some, it may be a consolation for poor school grades; for others a code for humanizing the workplace.
曲韵老师介绍:
德国认证积极心理治疗师,十余年家庭治疗经验
澳大利亚注册四级(最高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任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心理咨询专家
第五届世界积极心理治疗大会创新奖获得者
独创的“家长角色”模型获得广泛认可
著作书籍:
《读懂童年:曲韵儿童心理课》
《父母这样做,就是在毁掉孩子》
《父母这样做,就能够成就孩子》
《积极心理疗法简明手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3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