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一、三角关系
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来讲述3-6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即“对同性父母存在着敌意甚至让其死去的愿望,对异性父母的一方具有强烈的爱与占有的愿望。
但由于父母双方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必要客体。于是就形成了父亲、母亲、孩子三者之间的复杂三角关系。弗洛伊德强调孩子的力比多对同性父母的贯注,以及攻击性对异性父母的指向。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他认为这样的倾向适用于每个人。
二、 母婴关系的重要性
客体关系学派克莱因强调俄狄浦斯情结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二元结构,此时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则成为了背景。她认为客体关系在生命刚开始就存在,首个客体是母亲的乳房,婴儿在吸吮中会产生两种体验,“满足的”和“挫折的”,这样乳房被分裂成好的和坏的,继而把母亲也分裂为“好妈妈”和“坏妈妈”。
婴儿正是借由这样分裂以及投射等防御机制,对抗来自于这些体验中的严重焦虑,婴儿会将体验到的坏的经验投射到一个外在客体上,由此这个客体被婴儿认为是具备迫害性和危险性的,同时影响到好的体验。
于是婴儿为了有效的保护那些好的经验,便将好的经验投射到另一个客体上,并理想化该客体,这个客体被温尼科特称为“过渡性客体”。
从最开始,内射机制和投射机制便相互发挥作用,同时外在客体与内在客体再加上外界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在构造着婴儿的客体关系。而这样的对应关系所处的时间被克莱因称为“前俄狄浦斯期”。
三、 对俄狄浦斯情结的重新解释
拉康认为精神分析要回归弗洛伊德的理论,拉康总结到,应把俄狄浦斯情结分为三个认同阶段:第一阶段孩子向“想象的石祖”进行认同,第二阶段是对“想象的父亲”进行认同,在最后一个阶段是对“现实的父亲”的认同。
三个阶段全都指示着想象的父亲的在场。经过三次认同后,主体即完成了对象征的父亲的认同,也就是认同了乱伦禁忌的规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象征性阉割”也同时发生着作用。主体对规则的认同只有在第三阶段形成,而滞留于任一阶段,都会出现相应的问题。
四、父母在俄狄浦斯情结形成的作用
在古典精神分析看来,俄狄浦斯情结是神经症的起因,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应被看作是结果。
有一点是相同的,同弗洛伊德一样,科胡特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在儿童时期发生的时间是3-6岁。科胡特诠释道:“俄狄浦斯情结是一种人类种系延续的健康喜悦之情,当父母没能以不含诱惑的深情和没有敌意的坚决去同理儿童的这种喜悦之情,且以过分放纵或者让儿童经历创伤性的回应时,此时儿童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成为了真正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并且成为是神经症状的起源。”
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理论从主体的本能出发,克莱因强调母亲在早期产生的作用,拉康从结构学和语言学对弗洛伊德的理论重新赋义,科胡特同样强调父母亲的作用,并把俄狄浦斯情结看作是具有创造性的。
这样的转变是有一定根据的,经典的精神分析过分强调个体本身,忽略了家庭和文化对个体产生的影响,精神分析在传入美国之后,结合当时的美国国情,适时的将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加入到了研究范围,而这也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补充。
综上分析,精神分析各学派对俄狄浦斯情结的描述,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作为行动和心理能力有限的孩子而言,父母自身情结的完成对孩子俄狄浦斯情结的完成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父母或者重要客体的人格特质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发展,在孩子人格发展过程中,孩子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客体(重要抚养人)潜意识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内射、认同,形成自己的潜意识信号,并对外投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101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