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引用格式:张文彬,闫艺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性及影响因素多视角分析[J].人民黄河,2024,46(6):1-7,13.
作者简介:张文彬(1985—),男,河北唐山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学,工作单位为西安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摘 要:为扩展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和研究范式,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面深化实施提供参考,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5 个子系统,以2010—2020 年为研究期、以黄河沿线62 个地级市为样本市,采用熵权法测算5 个子系统发展指数和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指数,进而采用均衡熵模型测算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的均衡水平,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动态演化情况,采用地理探测器探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均衡水平和比较优势向好转变,多数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性较好、少数地级市存在系统性失衡问题,黄河中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最高、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最低;2)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水平和各子系统均衡水平呈现错配状态,中上游大部分城市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水平较低而各子系统均衡水平较高即低水平均衡,下游大部分城市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水平较高而各子系统均衡水平较低即高水平失衡;3)黄河流域整体及上、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同时都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各区域内的极化现象逐渐弱化;4)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驱动作用具有空间分异性,且两两交互影响具有增强效应。 提出了黄河流域“量”“质”双优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均衡熵模型;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黄河流域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学界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水平测度、实现路径、政策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3]。 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既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要实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均衡协调发展[4-7]。 现阶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多集中在整体水平测度,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均衡状态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两变量或三变量耦合协调关系测度分析)且滞后于“充分发展、均衡发展”实践的需要。 因此,基于问题导向和系统观点,更全面地探讨区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状态特征尤为重要。 本文以黄河沿线62 个地级市为样本市,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均衡状态特征进行分析(一是测度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并分析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及相对优势,二是探究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和影响因素,三是提出提升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建议),以期扩展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和研究范式,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面深化实施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学界关于高质量发展评价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尚未达成共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构建的多种指标体系[8-13]为本研究提供了文献支撑。 党的二十大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本研究依据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系统指标体系,测度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 个子系统之间的均衡水平,衡量黄河沿线各城市协调发展的潜力。根据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参考相关研究成果[14-18],基于指标选取的科学合理性、完备性和数据可得性,构建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见表1。 本文研究时段为2010—2020 年,指标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地级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对于个别缺失的指标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予以补充。
表1 高质量发展系统指标体系
表1(续)
参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确定的黄河流域自然范围和对上游、中游、下游的划分方法(内蒙古河口镇为上中游分界点,河南省桃花峪为中下游分界点),考虑社会经济与黄河流域的关联性以及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在黄河上、中、下游地区分别选取16、21、25 个(共62 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市),见表2。
表2 各区域的样本市
1.2 研究方法
1.2.1 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原理是根据指标熵值确定指标权重,指标熵值越小其信息量越大则权重越大,反之其权重越小[19]。 本研究首先采用极差法对各样本市高质量发展系统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为了避免无量纲化过程中0 和1 的出现,分别对原始指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缩放处理,即最大值乘以1.000 4、最小值乘以0.999 6),然后计算各指标的熵值,再根据熵值确定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各样本市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 个子系统发展指数(分别用U1、U2、U3、U4、U5表示)和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指数(用S 表示)。
1.2.2 耦合协调度与均衡熵模型
采用耦合协调度和均衡熵分析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之间的均衡协调关系,耦合协调度和均衡熵越大,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强、高质量发展系统越均衡、高质量发展的潜力越大。 耦合协调度与均衡熵模型如下:
式中:C 为耦合度,D 为耦合协调度,α1 ~α5 为反映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子系统重要性的系数(本研究均赋值为1/5),Ei、Di、Si分别为样本市i 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熵、耦合协调度、综合指数,n 为样本市数量。
Ei≥1 时,表明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高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衡性较好、均衡水平较高,其值越大高质量发展均衡水平越高;Ei <1 时,表明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低于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水平,存在系统性失衡问题,其值越小高质量发展系统性失衡问题越严重。
1.2.3 核密度估计
核密度估计是分析样本指标值变化趋势及空间非均衡分布的一种方法,将样本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对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包括随机变量的位置、态势以及延展性等)进行描述[20]。 本研究采用高斯核函数来分析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动态演进情况,其概率密度函数和核密度函数分别为
式中:x 为随机变量,f(x)为概率密度函数,K(x)为核密度函数,N 为区域内样本数量,xi为第i 个样本值,h 为带宽(带宽越大,核密度曲线越光滑)。
1.2.4 地理探测器
地理探测器是分析变量(指标)空间分异性的一种统计方法,可以识别影响因子的驱动作用,核心思想是: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这两个变量的空间分布态势应较为相似[21]。 地理探测器既可用于分析单因子对空间分异的驱动作用,也可用于分析两因子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单因子探测公式为
式中:q 为探测因子(影响因子)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即影响力,取值范围为[0,1],其值越大探测因子的影响力越大(本研究被解释变量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作为探测因子);i、r 分别为探测因子的分层(或分类、分级)序号、分层总数;N、Ni分别为研究区域样本总量、第i 层样本数量;σ2、σi2分别为研究区、第i 层被解释变量的方差。
交互探测就是通过单因子探测的q 值进一步来探测两影响因子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和类型。 首先,将2 个影响因子的单因子探测结果(单一影响因子的解释程度)q 值分别记为q(X1)、q(X2);其次,计算出两两影响因子交互作用时的q 值,并记为q(X1∩X2);最后,根据q(X1)、q(X2)、q(X1∩X2)这3 个值的大小,判断两影响因子交互作用的类型,判别标准见表3。
表3 影响因子交互作用类型判别标准
2 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熵测度结果及分析
按照前述方法测算各样本市历年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熵,以2010 年、2015 年、2020 年为典型年统计两种均衡性(较好,Ei≥1;失衡,Ei <1)的样本市数量,结果见表4。 从62 个样本市多年平均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熵来看,有46 个市均衡性较好、有16 个市存在系统性失衡问题,占比分别为74%、26%,表明黄河流域多数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性较好;从动态变化情况来看,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性较好的样本市数量由2010 年的43 个增加到2020 年的48 个,表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和比较优势向好转变;从不同地区来看,上、中、下游地区多年平均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性较好的样本市占比分别为69%、90%、64%,表明中游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性水平最高、下游地区的最低。
表4 典型年份两种均衡性样本市统计 个
黄河流域不同地区平均均衡熵逐年变化情况见图1。 从黄河流域整体来看,均衡水平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均衡熵由2010 年1.106 增长至2020 年1.135,均衡熵始终大于1,表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比较优势。 从各地区来看,中、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明显高于下游地区的,也高于流域整体水平,且中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上升速度最快。 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低于流域整体水平,且在2019 年出现了一次显著的下降,原因是:黄河下游地区对创新驱动战略、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响应快于中、上游地区,其成效在2019 年出现了突破,创新发展综合水平和协调发展综合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科技经费支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第三产业产值迅速上升,使得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显著提高,但5 个子系统之间的差异加大,导致2019 年均衡水平明显下降。
图1 不同地区平均均衡熵逐年变化情况
以各样本市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指数为横坐标、以均衡熵为纵坐标点绘二者的关系,同时以综合指数均值和均衡熵为1 将二者的关系划分为Ⅰ、Ⅱ、Ⅲ、Ⅳ等4 个区域(见图2),进行二维可视化分析:位于区域Ⅰ的样本市属高水平均衡,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水平和各子系统均衡水平“双高”,发展优势和潜力明显;位于区域Ⅱ的样本市属高水平失衡,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水平较高但5 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位于区域Ⅲ的样本市属低水平失衡, 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水平和各子系统均衡水平都较低;位于区域Ⅳ的样本市属低水平均衡,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水平较低但各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为均衡,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图2 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与均衡熵的关系
由图2 可以看出,62 个样本市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指数与均衡熵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区域Ⅱ、Ⅳ,即各样本市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水平与均衡水平呈反向变动趋势,均衡水平较高的城市综合水平较低,反之,均衡水平较低的城市综合水平较高。 二者多年均值的关系点据(样本市)位于Ⅰ、Ⅱ、Ⅲ、Ⅳ区域的分别有2、15、1、44 个,见图2(a);3 个典型年份位于Ⅰ、Ⅱ、Ⅲ、Ⅳ区域的点据(样本市)差异不大,见图2(b)~图2(d)。
3 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动态演进分析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核密度估计结果见图3、表5。 由图3 可以看出:2010—2020 年,黄河流域整体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核密度分布曲线主峰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说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从波峰形态来看,主峰高度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 年峰值最低、2019 年峰值最高,峰宽变窄,左拖尾延展性有所收敛,只存在一个主峰,无侧峰,说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绝对差异不断缩小,不存在极化现象。
图3 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核密度估计结果
表5 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核密度曲线及演化特征
分区域来看: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核密度曲线向右移动,表明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呈上升趋势;主峰高度波动上升、宽度变窄,说明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绝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左拖尾且延展性增强,始终有两个主峰,表明存在极化现象,但极化情况不断弱化。 中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核密度曲线主峰向左移动,说明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有降低趋势;主峰高度先降后升、峰宽先变宽又变窄,左拖尾且延展性由增强转向收敛,存在一个主峰、两个侧峰,侧峰的高度呈降低趋势,表明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但绝对差异逐渐缩小,极化情况不断弱化。 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核密度曲线主峰向右移动,峰高先升后降、波动变化较大,峰宽先变窄再变宽,左拖尾且延展性由收敛转向增强,只有一个主峰(2014 年和2016 年出现一个侧峰,即有极化现象,但之后极化变弱),表明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绝对差异先缩小再增大。
4 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影响因子分析
4.1 单因子探测结果
首先,对5 个探测因子(5 个子系统发展指数)进行离散化处理,借助ArcGIS,采用自然断点法进行分级(分为6 级);然后,计算得出各探测因子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影响力(q 值,即单因子探测结果),见表6。 可以看出,5 个探测因子对黄河流域不同区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有不同的驱动作用,即具有空间分异性。 具体来说:共享发展(X5)和开放发展(X4)是黄河流域整体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主导因素,二者影响力分别为0.756 0、0.676 5;共享发展(X5)和协调发展(X2)是黄河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主导因素,二者影响力分别为0.915 1、0.889 7;创新发展(X1)和开放发展(X4)是黄河中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主导因素,二者的影响力分别为0.794 4、0.782 8;开放发展(X4)和共享发展(X5)是黄河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的主导因素,二者影响力分别为0.873 5、0.832 9。
表6 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单因子探测结果
注:∗、∗∗、∗∗∗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1%。
4.2 因子交互探测结果
上述5 个因子两两交互探测结果见表7。 由表7可以看出,任意两个因子的交互影响力均强于单一因子的影响力,两因子交互表现出显著的增强作用,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受5 个子系统的综合影响,提高均衡水平需各子系统协同发展。
表7 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各因子两两交互探测结果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1)2010—2020 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均衡水平和比较优势向好转变,均衡熵由1.106 增长至1.135;从均衡熵多年平均值来看,黄河流域多数地级市(占比为74%)高质量发展均衡性较好,少数地级市(占比为26%)存在系统性失衡问题;从不同地区来看,黄河中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最高、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最低。
2)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水平和各子系统均衡水平呈现错配状态,中上游大部分城市综合水平较低而各子系统均衡水平较高即低水平均衡,下游大部分城市综合水平较高而各子系统均衡水平较低即高水平失衡。
3)黄河流域整体及上、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同时都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各区域内的绝对差异都在缩小,极化现象逐渐弱化。
4)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对黄河流域不同区域高质量发展系统均衡水平有不同的驱动作用,即具有空间分异性,且两两交互影响具有增强效应。
5.2 建议
1)为打破高质量发展系统综合水平和均衡水平区域错配局面、实现“量”“质”双优发展,高水平失衡地区应打破失衡瓶颈、补齐短板,低水平均衡地区应打破低水平累积循环效应、实现均衡稳定的综合水平提升。
2)区域内联动,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实施一体化均衡发展。 以城市为载体和对象,充分发挥区域内典型双优和某方面存在相对优势城市的带动效应,打破区域壁垒,提高区域整体均衡水平,以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一体化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坚持系统观点,推进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存在显著的“1+1>2”效应,必须坚持系统观点,完整、准确、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4)从共同体全局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遵循市场规律,在流域或区域(上、中、下游地区)内统筹和高效调配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人财物要素,实施联合决策和协同行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知识溢出效应,推进整个黄河流域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年猛,李玏.“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2020(5):5-22.
[2] 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3] 白谨豪,刘儒,刘启农.基于空间均衡视角的区域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与状态评价:以陕西省为例[J].人文地理,2020,35(3):123-130,160.
[4] 邓祥征,梁立,吴锋,等.发展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区域均衡发展[J].地理学报,2021,76(2):261-276.
[5] 姚树洁,张帆.区域经济均衡高质量发展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J].宏观质量研究,2021,9(6):1-16.
[6] 王淑婧,李俊峰.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均衡性特征及障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6):1540-1554.
[7] 樊杰,周侃,陈东.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创新与应用实践[J].经济地理,2013,33(1):1-8.
[8] 马茹,罗晖,王宏伟,等.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7):60-67.
[9] 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研究,2019,36(1):4-14.
[11] 肖德,于凡.中国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测算及差异比较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21,9(3):86-98.
[11] 杨耀武,张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测度与治理[J].经济研究,2021,56(1):26-42.
[12] 陈景华,陈姚,陈敏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12):108-126.
[13] 陈子曦,青梅.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收敛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39(6):42-60.
[14] 王小华,杨玉琪,罗新雨,等.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及其作用机制[J].地理学报,2022,77(8):1920-1936.
[15] 刘军,边志强.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J].经济问题探索,2022(1):92-111.
[16] 张玮卓,刘春雄.“双循环”格局下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J].人民黄河,2021,43(增刊2):3-4,31.
[17] 陈枳宇,曹卫东,魏海鹏,等.基于新发展理念的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J].人文地理,2022,37(6):139-149.
[18] 郑耀群,葛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空间非均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0,36(24):84-88.
[19] 陈明华,刘玉鑫,刘文斐,等.中国城市民生发展的区域差异测度、来源分解与形成机理[J].统计研究,2020,37(5):54-67.
[20] 张文彬,王赟.可行能力视角下中国福利水平区域差异、动态演进与结构分解[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12):45-66.
[21] 王劲峰,徐成东.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7,72(1):116-134.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8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