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目不识丁,只会放羊老头,为何能成为警界顶尖追踪专家?一个连名字都不会写的人,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独门绝技?让我们一同走进马玉林的传奇人生。
文丨慧鉴
编辑丨慧鉴
01
马玉林,1906 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的一个贫农家庭,生活的困苦让他从小就饱尝艰辛。
那个时代,读书识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奢望,马玉林也不例外。12 岁那年,马玉林辍学,开始了给地主放羊的生涯。
这看似平常的工作,却成为了他传奇人生的开端。
有一次,他不慎弄丢了一只羊,这在当时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穷人家里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顿肉,丢了羊根本无力赔偿。父母虽然没有过分责怪他,但这件事却深深地触动了马玉林。
为了找回丢失的羊,马玉林四处寻找线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从当地其他羊倌那里了解到了一种独特的找羊经验 —— 码踪。
通过观察草原上羊所啃过的草地深浅和足迹,能够判断羊只走丢的方向。马玉林仿佛找到了一把钥匙,打开了追踪的大门。
然而,码踪只是一个基础,马玉林并不满足于此。他开始更加深入地琢磨羊的习性和特征,从体态、毛色甚至面部花色来分辨不同的羊所留下的踪迹。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放羊的闲暇时光里,他独自观察和归纳着这些复杂的规律。
渐渐地,马玉林的追踪本领日益精进。他不再需要依靠羊鞭来管理羊群,只需跟在后面看看脚印,便能对羊群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羊只走失,他也能凭借着对脚印的敏锐洞察力,迅速找回丢失的羊。
他的找羊绝技渐渐在村民中传开,大家都对他佩服不已,甚至给他取了一个 “神眼马玉林” 的称号。
一次,马玉林放羊时丢了一只花脸羊,通过自己的追踪术,他找到了一位叫杨老疙瘩的羊倌家里。杨老疙瘩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看到马玉林是个孩子,便没把他放在眼里。然而,当马玉林看到杨老疙瘩家里的那只羊是黑脸时,他愣住了。
他对自己的追踪术深信不疑,怎么会弄错呢?
灵机一动的他,抄起旁边水槽里的瓢,将水泼到羊脸上,黑羊脸渐渐褪去黑色变成了花羊脸,这让杨老疙瘩惊讶得合不拢嘴。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玉林的追踪本领已经不限于羊,对于草原上的牛马牲畜,他同样能够轻松追踪。谁家的牲畜丢了,都会请马玉林帮忙寻找,而且他每次都能成功找回,从未出错。
但他的这种能力也引来了一些麻烦,那些偷羊的土匪对他恨之入骨,放出狠话要挖了他的眼睛,让他再也找不到羊。
为了躲避土匪的报复,马玉林不得不带着儿子逃进了大山里,而他的妻子却因走慢了一步,被土匪打瞎了眼睛,儿子也在山中被冻掉了脚趾,落下了残疾。
这一系列的变故,让马玉林内心愧疚不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追踪技艺,默默地等待着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机会。
02
1959 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夜里,赤峰市水地乡供销社某分店发生了一起盗窃案。被盗财物包括 300 元营业款、1 桶豆油、7 斤水果糖、4 条香烟和 4 匹棉布,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无疑是一起较为严重的刑事案件。
时任刑警队长的史海滨立刻赶到案发现场组织侦查,在现场发现了两组足迹,一组是穿胶鞋的,另一组是光脚的。
侦查员们本以为可以顺着足迹找到凶手,然而刚一出门,脚印就被室外混乱的环境所淹没,案件的侦查陷入了困境。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之时,一位侦查员想起了长胜沟村的羊倌马玉林,他有着凭借足迹追踪的独门绝技。
史海滨虽然对马玉林有所耳闻,但毕竟这是刑事案件,他心中难免有些疑虑。然而,第二天就是除夕,他迫切希望尽快破案,于是决定请马玉林过来一试。
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马玉林只能骑着自家的小毛驴连夜赶到案发现场。当他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看着这位衣着朴素的农村老汉,心中都充满了疑虑,这样一个人真的能行吗?
但马玉林没有在意众人的目光,他走到案发现场,时而弯下腰盯着地面发呆,时而蹲下身子思索着。
与其他侦查员拿着尺子测量不同,他只用双手丈量一番,不需要借助任何辅助工具。
经过仔细的测量和观察,马玉林判定赤脚的人约有 40 来岁,身高 1.7 米,穿胶鞋的人则年龄不过 20 岁,身高 1.65 米左右。其他在场的办案人员都静静地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一直等到天亮。
马玉林示意可以走了,大伙才将信将疑地跟在他身后离开了供销社案发现场。
只见马玉林在前面拿着干树枝在地上画着圈,随行的其他人有时会好奇地问这些圈有什么作用。
马玉林不厌其烦地指着圈内的痕迹解释,有些痕迹的轻重深浅可以判断嫌疑人的身高体重,还有一些痕迹甚至可以判断出嫌疑人上半身的肢体动作甚至情绪变化。甚至有几个圈里的石头,因为有些表面沾着湿润的泥土,有些却是光滑干燥的,马玉林都能判断出这是被嫌疑人赶路时踩翻的。
此时的众人虽然似懂非懂,但心中对马玉林已经开始有了一些信服,因为前方再次出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足迹。
就这样,足迹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又在马玉林的追踪下出现,一行人跟着他来到了黄土梁子村。
马玉林示意让全村的成年男性来到一片空地,铺上一层薄土,很快,在筛查中终于找到了供销社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让马玉林的名声大噪。
同年,经上级机关批准,他被破格录用进入公安系统,虽然不穿警服,不算干部,但月薪 33 元 5 角。从此,马玉林正式开启了他在警界的传奇生涯。
而他的黑化之路,也由此开启。
03
在之后的日子里,马玉林侦破的案件不计其数。其中,贾家营子粮食被盗案更是凸显了他神奇的追踪技术。
红山区贾家营子生产队被盗 300 斤粮食,当时在市局工作的马玉林来到现场。由于现场杂乱,暂时失去了犯罪嫌疑人的踪迹。
然而,时隔三年之后的一天,马玉林在赤峰市火车站广场附近办事,坐在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在这看似平常的场景中,他却准确地捕捉到了三年前的犯罪嫌疑人。
他立刻抓住那个小伙子,在火车站围观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公安机关。经审讯,果然那个年轻人就是当年偷窃 300 斤粮食的犯罪分子。
时隔三年,仅凭当年凌乱的信息就能在人群中找到罪犯,这份记忆力和追踪绝技令人惊叹不已,马玉林也因此被业内誉为国内追踪技术的大师 。
马玉林不仅有着卓越的追踪能力,他还十分谦逊谨慎、热心助人。
他一生都保持着节俭、朴素的作风,每个月初他的大女儿都会来单位找他拿走大部分的工资,一方面是为了贴补家用,另一方面他还想攒钱给老婆和儿子看病,弥补心中对他们的愧疚。
他曾花费上千元为一位得了肺结核的姑娘治病,挽救了她的生命,姑娘后来成为了他的儿媳妇。但不幸的是,他的儿子最后也只是活到了中年便匆匆离世。
马玉林的故事在警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广为流传。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没有文化知识,只要有一颗执着追求、善于钻研的心,同样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
他的独门绝技 —— 步法追踪术,也为我国刑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个特有的名词 ——《步法追踪》,这是一种根据罪犯足迹形态特征和步法特征,结合调查、访问,查明罪犯的来去踪迹,追缉罪犯的技术手段。从脚印的轻重、步态、步幅、虚边、压力、带土等情况,即可分析出人的性别、职业、身材、习惯、年龄、身体特征等。
马玉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连名字都不会写的放羊老头,成长为警界顶尖的追踪专家,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72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