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虽然我们在很多问题上都和欧美拥有不同的立场,但是国家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确非常希望获得来自西方企业的支持。
然而在美国不断提高对华打压力度的影响下,上半年流入我国市场的外商直接投资居然跌破了5000亿元人民币关口,创下超过29%的惊人跌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我国外商投资就已经曝出8%的负增长信号。
在美国已经决定提高对华投资审查力度之后,连任成功的欧盟领导人冯德莱恩又提出一项“欧洲经济安全战略”。
按照港媒《南华早报》的报道,目前明确支持冯德莱恩的只有立陶宛,包括德国工业联合会、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在内的多家欧洲商业组织,都持反对意见。
那么立陶宛为何要当“出头鸟”,冯德莱恩的阴谋又能否实现呢?
一、嚣张的立陶宛
人口只有不足289万,面积和我国宁夏差不多大的立陶宛,在2019年之前和我国关系还算不错,这也是中欧班列选择租用立陶宛最大港口克莱佩达港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2019年吉塔纳斯·瑙塞达胜选之后,立陶宛的对华战略却突然来了一个180°大转弯。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瑙塞达干了三件严重损害中立关系的坏事。
第一,借“疫情溯源”抹黑中国形象。
新冠疫情爆发以后包括立陶宛在内的西方国家非但自己不积极抗疫,反而还想把本国遭受的疫情损失扣在中国头上。
在美国、欧盟等西方势力带头人攻击中国的时候,瑙塞达也跟在后面加油助威。
不过这种作秀行为并没有改变立陶宛老百姓的命运,从2020年2月28日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到2022年4月22日公布最后一份疫情统计数据,立陶宛竟然出现了超过9000人死亡的极端情况。
第二,破坏“一中”原则。
早在1991年中立两国签署建交文件时,立陶宛就明确承诺尊重宝岛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
然而为了当西方媒体口中的“抗中英雄”,瑙塞达竟然在2021年7月20日宣布要和民进党当局互设“代表处”。
在我国外交部强烈批评立陶宛挑衅行为之后,立陶宛外交部发言人竟然说,互设代表处就是从“国际义务”层面全力帮助民进党当局。在多次交涉无果后,我国在“驻立陶宛宝岛代表处”成立后的第三天宣布将中立关系降级为“代办级别”,也就是说现在驻立陶宛的中方代表已经不再是中国大使。
第三,阻碍中欧班列运行。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立陶宛第一时间发表“援乌声明”,并且在当年6月17日立陶宛还通过了禁止俄罗斯货物过境的决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立陶宛正好处在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本土之间,立陶宛这项“禁俄令”直接掐断了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交通大动脉。
随着俄乌冲突升级,立陶宛将“禁俄令”的范围不断扩大,发往俄罗斯、白俄罗斯的中国制造都遭到立陶宛无理扣押。最终我国迫于无奈停止租用克莱佩达港,有消息称中方将会逐步拆除位于立陶宛境内的中欧班列铁路。
立陶宛之所以敢和东大彻底撕破脸,并不纯粹是破罐子破摔,关键还是他们从西方援助中获得了好处。根据立陶宛统计局4月30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这个波罗的海国家GDP增速高达2.9%,彻底扭转了俄乌冲突以来的经济负增长趋势。
二、冯德莱恩的毒计
在美国高喊“脱钩断链”的同时,和东大利益联系更大、更依赖中国市场的欧盟,并没有和我国一刀两断的决心。既不想得罪美国“主子”,又不愿失去欧盟各国领导人支持的冯德莱恩,提出了一个“去风险”的方案。
按照冯德莱恩的设想,凡是欧盟资本对外国的投资或者境外资本对欧盟的布局,都应该考虑双边关系变化、核心技术泄露等安全风险。冯德莱恩之所以处心积虑推行“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其实就是要给对华脱钩找一个合适的借口。
根据外媒爆料的最新一版“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冯德莱恩准备将两大领域纳入“安全审查”范围。
第一个领域是军民两用技术。
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北约国家的占比高达74%,考虑到北约和我国紧张的关系状态,冯德莱恩的这项提议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在“什么技术属于军民两用技术”这个核心问题上,冯德莱恩可以做的文章就太多了。
就拿燃油发动机来说,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从德国进口大量的燃油发动机以及相关零配件,国内很多燃油车企都会把“德国心脏”作为高端车型的标配。
一心不想让中国车企好过的冯德莱恩,完全可以把那些大功率、高性能发动机,列入禁止对华投资的“军民两用技术清单”。
第二个领域是信息技术。按照冯德莱恩的说法,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欧盟不仅不能让中国企业收购或者入股欧盟的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企业,还必须禁止欧盟科技巨头赴中国投资敏感技术。
冯德莱恩的说辞并不新鲜,因为美国早在《芯片法案》中提出了对华技术封锁的要求。虽然欧盟科技企业的确有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但是和硅谷巨头深度绑定的他们,根本不敢违背美国人的意志。冯德莱恩之所以提出这项主张,很可能是想进一步提高技术封锁的强度。
深受地缘冲突威胁的欧盟,现在的确离不开美国提供的“北约保护伞”,但是冯德莱恩的“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却并不适合苦苦挣扎的欧洲经济。就拿反对冯德莱恩计划的德国工业联合会来说,他们就站在维护德国经济利益的立场上。
根据德国统计局7月30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二季度德国GDP总额约为10703.60亿欧元。虽然德国经济并没有陷入衰退状态,但是这份“二季报”却比一季度GDP增速放缓了1.6个百分点。一旦冯德莱恩的毒计得逞,德国经济很可能立刻陷入衰退。
三、东大的应对之道
“世界工厂”不可能只做少数几个国家和自己人的生意,欧盟对华投资大幅减少的趋势必须得到重视。根据荣鼎咨询发布的研报,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欧盟对华投资总额从104.2亿美元,快速下滑到63亿美元,降幅接近40%。
如果不是欧盟企业需要远离俄乌冲突的地缘风险,恐怕现在我们就见不到来自欧盟企业的投资了。
欧盟投资减少并非全是中欧关系紧张的原因,如果我们不想变成西方投资的“避坑对象”,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改善营商环境。
第一,严禁“罚款创收”。在地方财政越来越紧张的今天,我们经常能看到某家企业被突击检查的新闻,甚至还有公司因为30年前的一笔陈年糊涂账被要求补税。
就拿因为帮助华为被美国重罚3亿美元的希捷来说,在该公司向美国提交的审计资料中,明确显示他们在苏州的工厂向当地税务部门补缴了一笔涉及2007年至2013年的税款总额高达15亿元人民币。虽然希捷官方并没有就此事“喊冤”,但是他们却在随后作出了裁员2000人、撤厂走人的决定。
第二,打击对立思想。苏州胡女士遇害案发生后,还有不少人在网上呼吁抵制境外资本渗透、阻止西方文化入侵,这和国家通过144小时过境免签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完全相悖。
虽然网上总有人说我们有民族企业就够了,但是客观来说外企提供的就业岗位的确不是国内企业可以相比的。话说回来如果我们对外企坚持零容忍态度,默许“爱国网红”攻击抹黑外企,那么将来中国制造遭遇西方抵制的时候,我们又该说什么呢?
第三,扩大对外开放。虽然我们已经取消了外企投资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的限制,但是在最关键的资本流通领域我们还做得不够。明明国家早在2015年就已经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可是现在不仅人民币自由兑换没有实现,甚至连银行非柜面转账都纳入了“限额管理”。
如果你是一名外企驻华员工,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存在中国银行账户上的工资,居然每天只能转出去几千元。本来就深受西方媒体抹黑中国报道影响的老外,恐怕很难相信自己的存款安全。
结语
“27国只有立陶宛支持”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目前欧盟还没有组织成员国对“欧洲经济安全战略”进行表决。
虽然的确有不少欧盟商业团体在游说各国反对冯德莱恩的提议,但是我们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只有主动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才能避免外资撤离潮。
那么,你觉得欧盟官方最终会不会通过这份“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参考资料:
《“欧盟对华投资审查计划,27国仅一国表态完全支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990804069813127&wfr=spider&for=pc
《中立关系降为代办级!中方明确释放一个信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Y5MzUxMQ==&mid=2651102768&idx=1&sn=7511fc979ac0fda8fa2f7ff2391faf87&chksm=8b4b4198bc3cc88e9d072bd633ffe762b65b2fd1750d1750527529fb69001bccaaa05a5e3c29&scene=27
《中国当如何应对欧盟对华经济战略的升级和演变》http://www.cacs.mofcom.gov.cn/article/flfwpt/jyjdy/cgal/202307/177113.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7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