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引泾灌溉始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兴建的郑国渠,汉唐及以后继之而建的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史渠、广惠渠、龙洞渠及泾河下游的樊惠渠等。
一、郑国渠
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秦国兴建的一项大型灌溉工程,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齐名,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的缘由与作用作了如下记载:“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灌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4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明确记述了韩国以间秦疲秦之心,却帮秦国办了一件兴水的大好事,使其国家富强,实现了统一大业。
郑国渠渠首位于泾阳县西北约30公里处的泾河左岸二级阶地,中山西瓠口,史料记述很简。70年代~80年代,经多次实地调查,对引水口、引水渠、挡水土堤等基本理清,发现引水口遗迹2处,相距100米,均在瓠口泾河弯道左岸二级阶地的陡岸上,U形断面,渠口上宽19米,底宽4.5米,渠深7米,两断面渠底高于现泾河河床约14米~15米。引水渠遗迹长约500米,与两引水口相接,渠堤高7米左右,渠宽20米~22米,白渠故道接此渠下端。引水渠右侧有挡水土堤,东西方向,长400余米,高5米~6米,顶宽20米,为人工堆积,无夯压迹象。郑国渠的渠首枢纽由引水口、引水渠和挡水土堤构成较为完整的无坝引洪灌溉布局。
引水渠道工程,据《水经注·沮水》记载:“渠渎东迳宜秋城北,又东迳中山南……又东迳舍车宫南,绝冶谷水,郑渠故渎又东迳巀嶭山(今嵯峨山)南,池阳县故城北,又东绝清水,又东迳北原下,浊水注焉……又东历原迳曲梁城北,又东迳太上陵南原下,北屈迳原东与沮水合。……沮循郑渠,东迳当道城南。……又东迳莲芍县故城北,……又东迳粟邑县故城北,其水又东北流,注入洛水也。”记载说明郑国渠的主干渠自今泾阳县的王桥起,以东北向经石桥、云阳,横绝冶峪、清峪,经三原县城北,东流又横绝浊峪,东与石川河汇流,经临潼、富平至蒲城县龙阳注入洛河。
1974年泾惠局邀请西北大学地理系和考古工作者按照《水经注》中所记的郑国渠渠线进行实际察勘,考证渠线自西而东布置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北缘,海拔450米~370米的高程,由引水口至入洛处全长为126.03公里,渠南大部分可以自流灌溉。
由于泾河河床不断下切,郑国渠引水口及引水渠也随之多次变化,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史渠、广惠渠、龙洞渠等的兴建,均是对郑国渠的改善和续建,灌溉面积已不及秦而日趋减少。郑国渠由国家发卒万人参加,历时10余年完工。《史记》载,灌溉面积4万顷。
汉元鼎六年(前111),左内使倪宽在冶峪河、清峪河开六辅渠,以补充水源,辅灌郑国渠以北高仰之田。
二、白渠
《汉书·沟洫志》载:“太始二年(前95),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灌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说明白渠是郑国渠的继续和发展。
白渠的引水口及上段干渠与郑国渠的关系,史料记载和理解尚有差异。如渠道的“谷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为“瓠口即谷口”,而杨守敬则解释为“谷口县”,均与《水泾注·渭水注》中的“池阳谷口”相悖。又如“出于郑渠南”,也有不同解释:一曰在郑渠南另开有渠道,二曰从郑渠引水而南。
1992年出版的《泾惠渠志》根据对郑国渠、白渠渠首遗迹的现场察勘,在郑国渠口上游1.3公里处泾河左岸坡壁上发现的上宽17米、底宽5米、深5米的古渠遗迹,即为白渠口,并认为白渠渠首引水渠道沿泾河岸二级阶地南行,在古惠民桥与郑渠故道相会合,下至今王桥、石桥镇一带后,即离郑渠而南东流,主要灌今泾阳、高陵等县农田4500余顷,形成郑、白两渠并存的南北两个灌区。就郑、白渠渠口与渠首段结合运用而言,白渠亦是郑国渠的进一步扩灌,白渠因与郑国渠齐名,至唐初又称郑白渠。据《晋书·苻坚记》载:坚以关中水旱不时,议依郑白故事,发其王侯已下及豪望富室僮隶三万人,集中对郑、白渠进行了一次整修,百姓继获渠利。(郑国渠、白渠渠首遗迹见图3—1—1)
三、郑白渠
唐代对郑白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更新改造与整修。后在原郑白渠总干渠下建太白(又称大白)、中白、南白3条干渠,故又名三白渠。高士蔼在《泾渠志稿》中称:“似三白渠乃唐人所定也。”郑白渠的策划与开端,史料无清楚记载,而三白渠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则是经历了唐代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
三白渠渠系工程,在引泾灌溉史上是个很大的转折:(1)渠首工程建有石堰洪门。《中国水利史稿》云:“引泾渠口引水建筑物大概最早始于唐代。”《泾惠渠志》认为:“渠首工程已不同于郑国渠、白渠之引洪渠口,而是筑有拦河壅水石堰(如石翣、石囷之类),引水渠口谓之洪门。……系由堆石拦河过水石堰和进水口(即六石门)等组成的较为完整的低坝引水枢纽。”从而开始了改洪水灌溉为引泾常灌的历史。(2)渠系闸、斗建筑物较多。根据史料记载,三白渠整个灌区的渠系布局是:自仲山泾河峡谷石门洪堰(石堰洪门),引水至泾阳县北三限口为总干渠,设斗门28个,灌溉礼泉、泾阳2县农田。三限口设闸分为太白、中白、南白3条干渠:太白渠至邢村设堰引清峪、冶峪水与白渠合流,堰下又分北务高渠和南平皋渠,设斗门36个,灌溉三原、富平2县农田;中白渠流至高陵西北县界处建彭城堰,下有洪沙渠、宁玉渠、中南渠、高望渠、隅南渠和析波渠、昌连渠等,设斗门84个,灌溉三原、高陵、栎阳3县农田;南白渠设斗门5个,灌溉泾阳农田。全灌区斗门多达176个。(3)灌溉管理严格。在唐《水部式》残卷仅存的35条、2600余字中,涉及泾渭诸渠多处,内容也较具体。姚汉源在《中国水利史纲要》中指出:“唐代三白渠管理虽严,但灌溉面积不断缩小,……永徽六年(655),只灌一万余顷”,主要原因是沿渠有势力的权贵设置大量水碓、水磨,用水太多,而且屡禁屡设,禁而不止。”郑白渠、三白渠渠道示意见图3—1—2。
四、丰利渠
北宋大观元年(1107),由秦风路经略史穆京派常平使者赵佺负责修建,即在郑国渠口以上3794米处开新口,修新渠。经过3年施工,修土渠长3978尺与郑白渠相接,开石渠长3141尺与土渠相接,渠口、石渠遗迹以及石渠左侧壁所刻水则(量水尺)、闸板槽等至今仍清晰可见。丰利渠建成后的灌溉面积有三说:侯蒙《开渠纪略》为“二万五千九十三顷”;蔡溥《开渠题名记》为“一昼夜灌田六十顷,周一岁可二万顷”;《长安志图》为“旧日渠下可浇五县地九千余顷”。以丰利渠石渠断面、引水流量推算,《长安志图》所记接近于实际。
五、王御史渠
元代中叶在丰利渠口以上延伸石渠,另开引水口。至大元年(1308),西台御史王琚增开石渠51丈。此渠在丰利渠口以下与石渠相接,共长138米。渠口为喇叭形,遗迹犹在,由最宽处7.3米收缩为4米,灌地面积与丰利渠之时相近。命渠为王御史渠,又称新渠。
六、广惠渠
泾河下切,王御史渠引水困难。明成化元年(1465),陕西巡抚右副都御史项忠奉命自王御史渠口以上凿山洞开石渠一里三分,穿小龙山、大龙山,渠名广惠渠。4年未通,后经陕西巡抚右都御史余子俊、副都御史阮勤先后督工,于成化十八年(1482)方告竣工,上收众泉,下通故道。此渠工程极为艰巨,石顽如铁,泉水涌流,故有“日用炭炙醋淬,民夫口衔灯火,身披蓑衣”以及在大龙山开竖井5处以通风透光的施工记载。
七、龙洞渠
清乾隆年间,由翰林侍读学士世臣所呈的“广惠渠地既迫狭,不能受洪流,土石填淤,洞口充塞,渠益不利,……不如修龙洞渠”奏请获准后,于乾隆二年(1737)十一月开工,修坝于龙洞北口,避开泾水淤渠,整修渠道2268丈,以收诸泉之水入渠,至乾隆四年(1739)完工,用银5363两,命名“龙洞渠”。从此中断了郑国渠引泾灌溉的历史,开始了拒泾引泉的阶段。此渠初期灌溉礼泉、泾阳、三原、高陵4县农田74032亩,到清末仅有2万余亩。
八、樊惠渠
樊惠渠在泾河下游的阳陵县境(今高陵县辖地),东汉光和五年(182)由京兆尹樊陵主持兴建,故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渠堰为堆石结构,打有基桩,堰上培土,护之以埽,颇为坚固。引水渠道建有引水口门、分水涵洞以及排沙沉沙等工程设施,田间渠系配套也较合理完备,灌溉、淤地结合,并在黄河流域首创以桩柱作基建堰的技术。据专家考证此渠在泾东渭北、奉正原以南的一级阶地和高漫滩地区,灌今高陵、临潼地约10万亩。渭河不断北徙,其地今已大半不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6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