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我下得最多的棋,当属五子棋。最近在微信小游戏中,玩得比较频繁。总共已对弈了300多盘,累计胜率为67%左右。
依稀记得我还在四五岁时,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做客,一个姐姐教会了我下五子棋。规则太过简单,因此一学就会。
后来,家里买了红白机,其中一张52合1的游戏卡中就有一个任天堂出品的五子棋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前三步的两黑一白是系统自动落子的,然后根据落子的布局,给出一个什么星什么月的名字。上周,我突发好奇,去百度百科上面查了一下,原来这是给24大开局取的名字,目的是为了便于记忆、区分及比赛。
五子棋起源于中国,现在已经风靡于全世界。它的名字在各地千差万别,比如在日本,最常见的名字叫五子连珠。
在日本任天堂的五子连珠游戏中,为了避免黑方因为先下而有更大的胜算,还规定了先手黑方”禁手“的规则。比如如果黑方落子时,不小心形成了两个活三,就叫做“三三禁手”,立马就输掉了。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研究发现,即便有了这些禁手规则,先手一方在理论上仍然是必胜的。
在微信小游戏中没有禁手规则,即便我执黑棋,和自己执白棋时相比,也并未感觉到明显的优势,仍然是该输就输。由此可见,作为平时随便玩玩的业余棋手,无论累计下过多少盘,也很难自己琢磨出太多的秘诀。
除了五子棋之外,我还下得比较多的棋是中国象棋、跳棋和围棋。
跳棋的运气成分更多,最多考虑一下两步的深度,再多了,就容易被对方不可预测的行为而变得没有意义。
象棋则需要较多步骤的推演,但凡想得少了,立马就被动了。因此,象棋我下得很多,但水平一直非常初级,至今可以说尚未入门,自然也很难找到其中的乐趣。我父亲下象棋就很厉害,深度思考能力一定比我强不少,这一点我佩服至极。
围棋的变化是最多的,因此人工智能领域最喜欢挑战的就是围棋。围棋的变化实在太多,且一盘需要花的时间也不少,没有太多时间的我,正儿八经地下围棋的次数因此相当有限。我了解过一些围棋的基本技法和套路,如果勤加练习,应该能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围棋又仅仅黑白两种棋子,思维过程可以更加纯粹。
五子棋跟围棋是一样的棋盘和棋子,规则简单到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绝大部分人经过几盘的实践就能上手。我觉得,只要是稍有一些经验的人一起对弈,决定胜负的最大因素,就不在于技术,而是专注力。对方的每一个落子,你都需要同时去观察它所在位置的一横一竖和两斜这四条线。斜线因为棋子间距更远,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还是那种中间还空一个的情况。
同时,五子棋平均每一回合的时间都较短,比较容易利用零星的时间就来上一两盘。也不太容易像象棋一样,水平稍有差异,胜负悬念就不大。因此,五子棋很容易上瘾。每次输棋后,就总想着再来一盘,并且心里告诉自己,这回把细一点,谨慎一点,一定能赢回来!
随着最近的密集体验,我对五子棋的布局也有了更多的体悟。在和稍微高阶一点的人对弈时,仅仅靠着每一步的专注和谨慎,就远远不够了,尤其在双方都不怎么犯眼花(其实就是不够专心)的毛病时,布局就成了决定胜负的最主要因素。一旦在某个区域中,对方的棋子密度过高时,它就很容易通过不断地横冲直撞,把棋子越摆越多,最终成功做出一个三三、三四甚至四四等,形成绝杀。
甚至,人们还研究出了几种黑方必输的开局。这和“黑方必胜”截然相反。可想而知,布局在五子棋中的重要性。
中国现代五子棋的开拓者那威荣誉九段,总结了五子棋行棋的要领和临阵对局的经验,得出一套“秘诀”,谓之《那氏五子兵法》。这套“秘诀”读起来朗朗上口、头头是道,值得分享给喜欢下五子棋的朋友们:
先手要攻,后手要守,以攻为守,以守待攻。
攻守转换,慎思变化,先行争夺,地破天惊。
守取外势,攻聚内力,八卦易守,成角易攻。
阻断分隔,稳如泰山,不思争先,胜如登天。
初盘争二,终局抢三,留三不冲,变化万千。
多个先手,细算次先,五子要点,次序在前。
斜线为阴,直线为阳,阴阳结合,防不胜防。
连三连四,易见为明,跳三跳四,暗剑深藏。
己落一子,敌增一兵,攻其要点,守其必争。
势已形成,败即降临,五子精华,一子输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6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