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超我3种人格。但笔者根据冯友兰、大卫•霍金斯、肯•威尔伯、尼采、朱载堉、尤瓦尔•赫拉利等人的6种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中都含有本我、自我、童我、超我、真我、哲我等6种人格和身体(身)、心理(心)、灵性(灵)3个层面。
因此,笔者将马斯洛的需求5层次理论升级为刘玮需求22层次理论: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超我奉献、求道知天、得道同天、乐道乐天、行道事天、重估价值、大脑快乐、长生不死、化身为神等需求。
1.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论(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冯友兰又把天地境界细分为四个层次:知天、事天、乐天、同天)。
2.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提出的人类意识能量17层级理论(羞愧、内疚、冷漠、悲伤、恐惧、欲望、愤怒、骄傲、勇气、淡定、主动、宽容、明智、爱、喜悦、和平、开悟)。
3.被誉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美国超个人心理学家肯•威尔伯提出的意识谱理论(他把人的意识划分为四种基本层次,即心灵层、存在层、自我层和阴影或人格面具层)。
4.著名哲学家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理念。
5.明代著名音律学家朱载堉提出的需求9层次理论(即衣食需求、住宿需求、性需求、出行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皇权需求、得道成仙、长生不死)。他在自己写的《醒世词》中有一首词曲《十不足》: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6.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出的人类未来3大追求目标:幸福快乐、长生不死、化身为神。
一、生存需求
人的需求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就是对生存的需求。人们需要食物和衣服。一个缺少食物、自尊和爱的人会首先要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还未得到满足,他就会无视或掩盖其他的需求。整个机体将被生存需求所主宰。对这种人来说,只要当前的衣食有着落,那他就会感到非常幸福。
二、安全需求
是指人的生存需求有了一定的满足后,安全需求就会开始显现。安全需求的直接涵义是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险,要求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免遭损害和威胁。引申的涵义包括职业的稳定、一定的积蓄、社会的安定和国际的和平等,最普遍的就是人们对保证安全、保险、保健的需求。当这种需求未能得到相应满足时,它就会对个体的行为起支配作用,使行为的目标统统指向安全。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可能仅仅为安全而活着。他们追求公务员、教师之类的铁饭碗工作。他们对于工作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就少做,很讨厌加班,但是常常被环境所逼迫,不得不被动消极痛苦地去努力工作。
三、本我享受需求
是指人的生存、安全需求有了一定的满足后,本我享受的需求就会开始显现。本我享受的需求就是使人生理上舒适,免去各种劳作,或提供这些需求和欲望的进一步的、高级的满足。此时,他会为了满足身体更加舒适的享受而去购买高级的、优质的衣服(名牌服饰)、食物(山珍海味)、房子(别墅)、车子(豪车)等生活用品,并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听音乐会(满足听觉享受)、去旅游观光(满足视觉享受)等等。正如恩格斯的消费资料层次理论所说(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人们在生存物质资料充足后就会开始追求生活享受资料。
四、长寿需求
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需求有了一定的满足后,长寿的需求就会开始显现。长寿需求就是使身体保持健康和安全,积极锻炼和养生,以求能够活到人类正常的寿命120岁左右,尽可能长久地享受生命的快乐。按照生物的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是其生长期的5倍至7倍,人的生长期一般是20至25岁,因此人的寿命最短100岁,最长175岁,公认人的寿命正常应该是120岁。
五、繁衍需求
为了防止人类和族群的灭绝,加上每个人都会面临自己肉体死亡到来的那一天,因此大部分人身体中的本我都会有繁衍后代的本能需求,以求自己的基因可以持久地遗传下去。
六、归属与爱的需求
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等需求有了一定的满足后,归属与爱的需求就会开始显现。正如《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才能顾及到社交礼貌、礼仪、礼节等。归属与爱的需求是指人类互相交往的愿望和归属感,处于归属与爱这一需求层次的人,把友爱看得非常可贵,希望能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渴望得到一定社会与团体的承认、认同、接受、接纳,得到别人的友谊和爱护,并与同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马斯洛说,“有这种需求的人会开始追求与他人建立友情,即在自己的团体里求得一席之地。他会为达到这个目标不遗余力。他会把这个看得高于一切,他甚至会忘了当初他饥肠辘辘时曾把爱当作不切实际或不重要的东西而嗤之以鼻。”
七、尊重需求
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归属与爱等需求都有了一定的满足,尊重需求已经就会开始显现。正如《管子·牧民》中说“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丰衣足食,才会开始重视个人的荣誉和耻辱。尊重需求是指人类对自尊心、荣誉感的追求和维护。人们希望得到他人的重视和尊重,希望自己具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拥有高贵体验。它包含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敬重。如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并能有所成就和建树,得到他人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获得一定的名誉和成绩等。
八、利己自我实现需求
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归属与爱、尊重等需求都有了一定的满足,利己自我实现需求就会开始显现。这种人所追求的目标一般只对自己有利,只给自己带来快乐,对地球、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没有或者很少产生好处。因此,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一般情况下无法产生社会利益。比如一个人一心想要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0位,这样的人虽然最终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快乐,但是无法产生社会利益。
九、可利他自我实现需求
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等需求都有了一定的满足,且由于利己自我实现没有或者很少能产生社会利益,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与报酬,无法一辈子持续做下去,因此可利他自我实现需求就会开始显现。这种人所追求的目标不仅对自己有利,同时对地球、或人类、或国家、或社会、或他人也能产生好处。但他之所以会去“利他”的主要动机还是为了自我的利益和目标的实现,并不是超我的良心在起主要作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属于这种人。他们懂得“利他便是最好的利己”、“要想自己成功就要先付出、先帮助他人成功”、“先付出、后收获”这个“付出定律”。比如,那些非常功利、非常渴望获得成功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企业家等,还有那些追求自我实现的富家子女,他们虽然已经财务自由、受人尊敬,但是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就,做一个很有用的人,他们仍然会去努力工作。这样,他们的自我实现、他们的成功也为人们带来了有用的发明、作品或者商品。不过由于他们非常功利、非常渴望获得成功,因此他们往往不能享受追求成功的漫长的工作过程。但是他们哪怕不喜欢这个追求的过程,也会为了最后结果的成功而主动积极刻苦地去努力奋斗,经常还会主动加班工作。
十、寻找兴趣的需求
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等需求都有了一定的满足,人们便会发现自己像叔本华所说的“钟摆理论”(指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两端之间摆动,人在各种欲望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成功得到满足后又会处于无聊的一端,然后又要去苦苦地追求新的欲望或目标才能摆脱无聊……)那样感到痛苦或无聊。为了打破叔本华“钟摆理论”这个恶性循环的魔咒,人们会放下工作甚至提前退休,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有人说,一个人为自己的兴趣而努力奋斗时,才是最快乐的退休生活)。让自己能够享受追求目标的奋斗过程,不再执着于结果的成败得失。只管游戏,无问西东。
十一、利己童我游戏需求
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等需求都有了一定的满足,且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只是有助于自己个人快乐的兴趣),利己童我游戏需求就会开始显现。这种人追求生活有趣,活动的动机不是功利性的,而是游戏性的。其行为对地球、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甚至对自己也没有或者很少产生实际的利益,但是他看重的是活动过程中可以给他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比如那些喜欢登山、探险、赛车、赛马、打麻将、玩游戏的富豪子女和已经功成名就的富豪,他们能每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获得心流体验(是指人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时产生的忘我的愉快体验。此时人们经常忘记时间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这些人参与他们的个别活动都是出于乐趣,这些乐趣主要是来自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报酬或荣誉),并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游戏目标,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快乐。这一需求层次的典型人物有休假期间不断去登山的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和一些不知名的富N代赛车爱好者。
十二、寻找意义的需求
人是地球上唯一会去寻求意义的动物。人总是会为寻求意义而生活,人总是会为失落意义而焦虑。所谓意义,就是意义感。何为意义感?哲学家周国平说:“意义感,就是通过做这件事情,你觉得你的价值真正得到了实现,你的人生因此是有意义的。”
爱因斯坦说,“不要希图做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应该看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也就是说,你所做的事情必须对地球、或人类、或国家、或社会、或他人能够产生实际的利益,你的人生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哈佛大学幸福心理学教师沙哈尔说“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幸福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所谓幸福,就是把时间分配给快乐和有意义的目标。
根据沙哈尔的“MPS幸福模型”,幸福必须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只做能使个人快乐而无社会意义的事情,很难给你带来持续而长久的幸福。比如你天天去登山、赛车、打麻将、玩游戏,虽然也会感到很开心、很快乐。但是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可能会因对社会碌碌无为而羞耻。比如有人问你:“你这一生中对社会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情?”你不会告诉他是登山、赛车、打麻将、玩游戏。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事情只有个人意义,缺乏社会意义,缺乏社会意义的事情是无法带给你高尚的幸福感的。当你发现自己活着对社会没有任何意义时,你会变得焦虑。于是你就会开始寻找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寻找那种可以既让自己快乐和幸福,同时又可以利他的劳动,即可利他童我游戏型工作或超我奉献型工作。
十三、可利他童我游戏需求
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等需求都有了一定的满足,且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同时可以利他的)兴趣,可利他童我游戏需求就会开始显现(即直接跳过了利己童我游戏和寻找意义这两个需求层次)。或者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等需求都有了一定的满足,且已经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需求就会开始显现。这种人追求生活有趣,活动的动机不是功利性的,而是游戏性的。其行为同时能对地球、或人类、或国家、或社会、或他人产生实际的利益,但是他更看重的是活动过程中可以给他自己带来快乐。其之所以会去“利他”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加幸福快乐,而不是超我的良心在起主要作用(超我的良心可能也起了一点点作用)。比如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以超越的、打麻将的、游戏的心态追求可利他的目标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富豪企业家,以及从小一直没有失去童心和好奇心的富豪子女,他们不仅能每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获得心流体验,并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游戏目标,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快乐。而且他们的童我游戏、他们的成功还可以为他人带来有用的发明、作品或者商品。他们所从事的劳动工作对他们来说就像游戏那样好玩、那样吸引人,奋斗的当下、奋斗的过程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欢乐。他们会觉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他们活在当下,劳动已逐渐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第一需要和最大快乐。马斯洛曾说过:“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人并获得报酬。”寻找如此“理想”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更幸福的工作。可利他童我游戏者就是找到了自己理想工作的幸运儿。
这一需求层次的典型人物有青年时期搞研究的杨振宁、从微软退休之前的比尔盖茨和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巴菲特。
十四、超我奉献需求
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等需求都有了一定的满足后,超我奉献需求就会开始显现。这种人感到自己个人想要满足的个人需求都已经得到了充分地满足,他的能量已经具足,他觉得自己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是已达到冯友兰说的道德境界的贤人,追求尽人伦尽人职。
他的同理心已经扩大到地球上不分国籍的每一个人,他觉解到所有人类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民吾同胞,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他看到地球上和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每天还生活在非常痛苦的低需求层次生活中。他就想去关爱那些痛苦的人们,他把关心他人、社会、国家和人类看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他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为他人的幸福、社会的利益、国家的富强、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工作。他非常喜欢帮助他人,以助人为自己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和享受,劳动仍然是他生活的第一需要。
此时,他之所以会去利他的主要动机是超我的良心在起作用,而不是为了本我的享受、自我的实现或童我的游戏。因此,哪怕某件事本来他自己的本我不愿动、自我不想做或童我不喜欢的情况下,他也会为了他自己的超我(良心)的安宁而去做这件事。
这种在道德境界中的贤人,他尽人伦尽人职,“只是成就一个是而已”。尽人伦尽人职,与一个人在尽人伦尽人职时所做的事的成败没有联带关系。追求超我奉献需求的人活在当下,在为他人的幸福而奉献的过程中,他一直可以体会到非常美好、非常幸福的高尚体验(指为社会和他人、家人而奉献、尽人伦尽人职时所获得的一种幸福感)。因此,无论他的利他事业最终成败与否,他在道德上的成就都已经在他奉献的当下完成了,他在奋斗的当下就能为自己的利他行为感到非常高尚、非常骄傲、非常自豪、非常幸福,并以此为动力支持他把利他的事业一直坚持做下去。
这一需求层次的典型人物有从微软退休专心做慈善的比尔盖茨。
十五、求道知天需求
求道知天需求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超我奉献等需求都有了一定的满足后,或者他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自我实现、童我游戏、超我奉献的活动中曾经突然经历过一次非常美妙的“短暂的天人合一”的高峰体验后,由于有感于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和疑问,尤其是面对着自己也将死亡的必然性。为了克服死亡的恐惧,人们便会开始想要求解宇宙、生命、高峰体验的真相,即求道而后知天。
求道知天需求超越了物质世界的需求,属于人的灵性需求。要想超越物质世界的需求,大多数人往往需要先拥有充足的物质,充分满足自己在世俗世界上的功、名、利等需求后(即一个人在事业上、名誉上、金钱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和满足后)才会产生强烈的灵性求知需求。
比如,释迦摩尼29岁舍弃王族生活出家求道。牛顿功成名就后晚年转而研究神学。爱因斯坦说宗教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恐惧宗教、道德宗教、宇宙宗教,他自己就信仰宇宙宗教。马克斯•韦伯说“理想型人生”有三个层次:功利人生、游戏人生、求道人生。
灵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灵性方面的健康问题,患上灵性的“抑郁症”。灵性方面的健康问题是指人在追求生命的充实感、圆满感、意义感等方面的问题。在以前,主要是通过哲学、宗教或者与哲学、宗教有关的修养或者灵修来解决这些问题。
冯友兰说,所谓“天”,是指宇宙或大全;所谓“知天”,就是对宇宙或大全有了解,能够从大全、理及道体的观点看事物,正如斯宾诺莎所谓从永恒的形式的观点以看事物,从而一切事物对于人皆有一种新意义,此新意义,使人有一种新境界,此种新境界,即天地境界。
“求道”就是要不断地去寻找,至少体验到一次高峰体验,在高峰体验中人就可以“知天”。高峰体验是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创造的一个名词,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会更加纯粹地成为他自己,此时他就更能够与世界、与以前非我的东西融和。人会产生一种存在性认知(正如斯宾诺莎所谓从永恒的形式的观点以看事物,从而一切事物对于人皆有一种新意义),这与一般的匮乏性认知不同,这种体验仿佛与整个宇宙融合(天人合一)了,是人自我肯定的时刻,是超越自我的、忘我的、无我的状态。
人在高峰体验时有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在这种短暂的时刻里,人能感受到敬畏、崇拜和奇妙的心情,体验到“此时此地”以及真实而统一地存在的感觉,同时也体会到超越与神圣。高峰体验有一种惊异的、不相信的和美感的震动,它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的、顶点的、自动的反应,那是一种几乎使人手足无措、甚至狂喜的感受。它含有一种“小死”的意味,一种多涵义的再生。
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所体验的欢悦具有一种涵盖宇宙、肖似神明的性质,它超越了各种各样的恶意与敌视。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或者经历了高峰体验以后的人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他们共同的感受就是“受之有愧”。高峰体验本身就是目的,就是值得追求的价值。
高峰体验对于人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高峰体验,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总是在努力,总是在坚持,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我们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如同一直在山腰攀登,永远到不了顶峰。”所以高峰体验又叫“终极体验”。它使我们体验到人之为人所能够体验的最快乐的体验,使我们能够死而无憾。
马斯洛说,在高峰体验后,人有一种死而无憾的感觉。真正经历过高峰体验的人在一定意义上确实是死而无憾的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就是指体验到一次高峰体验。没有经历过高峰体验的死亡是带着遗憾的死亡。陶渊明就是因为在“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中体验到了多次的高峰体验(欣然忘食即是狂喜的高峰体验),所以他才能做到不害怕死亡,写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千古名句。
冯友兰还把天地境界细分为四个层次:知天、事天、乐天、同天。他晚年撰文补充说,这是参考孔子自述得来的,说“五十而知天命”就是知天,“六十而耳顺”就是顺天命,也就是事天,“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同天。至于乐天,孔子自述时未涉及,但《论语》记载孔子“乐”的地方很多,多是指精神境界,即乐天。
笔者根据禅宗《十牛图》的十个步骤认为,天地境界的四个层次的顺序应该是:知天、同天、乐天、事天。即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开始求道;“四十而不惑”是知天,因为孔子说过知(知天)者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同天,是孔子天人合一后知道了上天给自己的使命;“六十而耳顺”是乐天,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谩骂之声也无所谓,任何事情无所违碍于心;“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事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知行合一),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禅宗《十牛图》是宋代廓庵师远禅师修改清居禅师的《八牛图》而成,依图顺序指出禅者由修行、开悟、调伏业识,终至见性,进而入世化众的心路历程。若修行者能了解其过程的实际情况,那就更不会走错方向。
十牛图依次为: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入廛垂手。其中第1-3步:寻牛(即寻道、求道)、见迹、见牛(即见道、知天)属于求道知天层次;第4-8步:得牛(即得道)、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属于同天层次;第9步:返本还源属于乐天层次;第10步:入廛垂手属于事天层次。
这一需求层次的典型人物有青年释迦摩尼。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和疑问,为了求解宇宙和生命的真相,获得解脱,他毅然舍弃王族生活,出家求道。最后于35岁时,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即获得高峰体验而知天)。
十六、得道同天需求
得道同天需求是指一个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自我实现、童我游戏、超我奉献、求道知天的过程中曾经经历过一次非常美妙的“短暂的天人合一”的高峰体验后,他就会开始想要“与道合一”,获得“持久的天人合一体验”,即高原体验。追求高原体验的需求也就是得道同天需求。
“高原体验”这一概念是马斯洛从阿斯拉尼( R. J. Asranli) 的著作《自我状态》中借鉴而来。高原体验是对奇迹的、使人敬畏的、神圣的、大一统的情境和存在性价值的宁静而平和的反应。它是超越性人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一个人由小我进入到大我(即真我),从而达到“持久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高原体验比高峰体验更为宁静、平和,它不带有强烈的情绪和顶点的反应。它最经常的感受是纯粹的享受和幸福,就像一位母亲安静地坐着,长时间地看着她的孩子玩耍并欣赏着、赞美着、思索着,进而获得一种非常愉快的、连续的、默默的感受。高原体验是带有理性和认知因素的,马斯洛把它称之为“宁静的、沉思的存在性认知”,有如佛教禅思中的禅定。
高峰体验只能短暂地存在,而高原体验则能使人在超越生活、超越体验存在的水准生活中长时地停留、栖居。高峰体验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任何普通人都有可能经历高峰体验。但高原体验的产生则往往需要人们花费几十年的努力和追求才有可能一点点地获得,极少数很有慧根的人则可以在很年轻时就获得,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无法体验到。
如何获得“持久的天人合一体验”呢?冯友兰说,天地境界不是自然的礼物,而是精神的创造,必须用一种工夫(求道)才能得到(知天),这就是觉解;得到之后,仍需用另一种工夫使人常住于其中(同天),这就是敬与集义。换句话说,这里所说的工夫,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觉解。这是求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对于宇宙有完全的觉解是知天,知天则可“见大”,见到天地境界是什么样子。另一部分是敬与集义。即通过觉解得到天地境界后,再常注意而不忘记此等觉解,常注意即敬;常本此等觉解以行事,所行之事,必是道德之事,此谓集义。集义可以不断获得高峰体验(马斯洛的好友柯林·威尔森认为,高峰体验可以看成是意义集聚后的突然高涨,是在精神感知到意义震撼时的能量的突然爆发),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高峰体验,一次又一次地在匮乏性认知的基础上达到对存在性价值的领悟,最终一直留在高原体验中。
这一需求层次的典型人物有北宋哲学家程颢。高原体验其实就是孔颜乐处。孔颜乐处作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由周敦颐首先确立的。周敦颐30 岁时,令来学的二程兄弟“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寻孔颜乐处就是寻高原体验,就是追求得道同天,以求获得持久的天人合一体验。受此教导,程颢不仅“慨然有求道之志”,而且他“识得天理(知天)”后,通过“以诚敬存之”, 最后终于得道同天,寻到了“吟风弄月”、“吾与点也”的孔颜乐处。
十七、乐道乐天需求
乐道乐天需求是指一个人在求道、见道(见天)、知道(知天)、得道(同天)后,获得了高原体验,高原体验可以给人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也就是孔颜乐处的“乐”,人们便可能会除了生存和安全需求之外无欲无求,不思进取,安于乐道,退隐起来独自享受高原体验的快乐。
高原体验最经常的感受是纯粹的享受和幸福,就像一位母亲安静地坐着,长时间地看着她的孩子玩耍并欣赏着、赞美着、思索着,进而获得一种非常愉快的、连续的、默默的感受。
正如《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说:“自然的日子很宁静,它也不责备你懒惰”、“能够跟随四季的变化,人生便很美好。观看四季的轮回也可以算是一种职业”、“现在已经是晚上,我并没有完成多么值得纪念的工作,我也没有像鸣禽一般地歌唱,我只静静地微笑,笑自己幸福无涯。”《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梭罗一生与孤独结伴。他常常只是一个人。他认为没有比孤独这个伴儿更好的伴儿了。他的生平十分简单,十分安静。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美绝伦,世上罕见,和他交往的人不多,而神交的人却很多。正是由于梭罗已经获得了高原体验,达到了乐天的需求层次和天地境界,因此他才能这么喜欢孤独,并写出这么安静、这么经典的书。
马斯洛说,人们在获得高原体验的存在性认知后,将有可能变得不太负责任,尤其是在帮助别人方面。不行动的沉思意味着缺乏爱、关心和同情,会使他们在成长的斜坡上下滑,阻碍他们继续成长。作为特例的纯沉思(包含不书写、不帮助、不教育),可能使他们更像佛教的缘觉和小乘佛教,而不是菩萨和大乘佛教。缘觉只为自己获得觉悟而不管其他人。而已经获得觉悟的菩萨,则仍然觉得只要其他人还没得到觉悟,他自己的皈依就不是尽善尽美的。对自我实现来说,这两者都有正确的一面,也都是必需的。但纯沉思的缘觉显然只有助于“利己的自我实现”,而不利于“成为善的自我实现”。
这一需求层次的典型人物有出函谷关前不写作不收徒的老子和隐居在家不出仕的庄子。
十八、行道事天需求
行道事天需求是指一个人在获得高原体验后,独自充分享受了一段时间的高原体验的大快乐(乐天)后,行道事天需求就会开始显现。这种人感到自己个人想要满足的需求都已得到了充分地满足,他的能量已经具足,他会慢慢厌倦高原体验的快乐,开始追求崇高体验,指为上天、上帝、信仰、使命、天命而奉献,尽天伦尽天职时所获得的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所谓“事天”,就是尽天伦尽天职。冯友兰认为,因为“知天”,则人的“各种的行为,都是事天的行为”,具体说,“尽人伦尽人职的事,是道德的事。但天民行之,这种事对于他又有超道德的意义。”这个“超道德的意义”就在于“虽亦是尽人伦尽人职,而却又是尽天伦尽天职”,并且人“充分发展他的能力,亦即是充分发展宇宙的能力”。因此,事天也就是“与天地参”,亦即是“继宇宙未竟之功”(替天行道)。可见,事天的行为与道德行为没有两样,但意义大不一样。从冯友兰的“事天”说反观周敦颐的孔颜乐处,可以看到,二者有一定的关联。周敦颐以圣人有天人合一的境界,故能“法天”而行,尽性践行“立人极”,并“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以政养万民”,借用冯友兰的话说,也可以说是“继宇宙未竟之功”。
而乐天的人又不行动、不书写、不帮助、不教育,对世界没有产生正面的意义和正能量,日常生活中只有高原体验,很少能够产生崇高体验和高峰体验。这时,他就会开始寻求责任(即自己的天命、使命)。他是已达到冯友兰的天地境界的圣人,知天事天,尽天职尽天伦。圣人,仁之至也。仁者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他的同理心已扩大到宇宙内的天地万物(尤其是地球的生物圈),他觉解到宇宙万物(尤其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当他看到天地间(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事物非常不和谐、不得其所、不行其道。他就想去关爱万物(物吾与也),他把关心他人、社会、国家、人类、宇宙万物(尤其是地球、大自然、生物)看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为他人的幸福、社会的利益、国家的富强、人类的福祉、动物的保护、地球的环保而工作。他非常喜欢赞天地之化育,以事天为自己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和享受,劳动再次成为他生活的第一需要。
正如佛教中的菩萨和大乘佛教。已经获得觉悟的菩萨,仍然觉得只要其他人还没得到觉悟,他自己的皈依就不是尽善尽美的。因此,他必须回到世间去普度众生,让所有人都和他一样获得觉悟和解脱。这也就是《十牛图》的第10步:入廛垂手。
此时,他之所以会去事天的主要动机是真我的大爱在起作用,而不是为了本我的享受、自我的实现、童我的游戏或超我的奉献。因此,哪怕某件事本来他自己的本我不愿动、自我不想做、童我不喜欢或者超我心很累的情况下,他也会听从他自己的真我(即上天、上帝)的声音而去做这件事(即听天行道、奉天行道、替天行道、听天事天)。
这种在天地境界中的圣人,尽天伦尽天职,“只是成就一个是而已”。尽天伦尽天职,与一个人在尽天伦尽天职时所做的事的成败没有联带关系。追求行道事天需求的人活在当下,在为万物的各得其所、各行其道、幸福快乐而替天行道、听天行道的过程中,他一直可以体会到非常美好、非常幸福的崇高体验和高原体验。因此,无论他的利天事业最终成败与否,他在道德上的成就都已经在他事天的当下完成了,他在奋斗的当下就能为自己的利天行为感到非常崇高、非常骄傲、非常自豪、非常幸福,并以此为动力支持他把利天的事业一直坚持做下去。
这一需求层次的典型人物有听天命而行道事天的孔子。孔子有“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行天命”的天命观。孔子的天命观承继了西周的天命观,即天是历史中的上帝,是拟人化的神,是自然界的主宰。孔子把自己一生的文化传承维系在独立而不改的天命之上,他以天命的独立不倚作为应对危难的终极依据,他以天为唯一的知己,他把体认天命当做自己终生努力不懈的学业,也把敬畏天命当做衡量人之为人的智力标准和道德标准,更把事天当做伟大人物成功的秘诀所在(路遥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伟大的事业)。孔子的天不是另一个人或超人。孔子的天是人之为人的终极依据和最高权威。礼坏乐崩之所以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天下无道之所以还值得挽救,都是因为高悬在人世之上而又眷顾人间的巍巍天道自有其主张和安排,小人岂能予以更改人世之乱并不能乱了天。只要天还在,人就有盼望。孔子的天不是一个可以通过人的解读予以消解的幻影,而是具有自主意志的他者。人不可能通过与其发生互动关系使之发生改变。但孔子的天的确呵护人,给人以使命,给人以理解,给人以意义。孔子的天真正是人的天,因为它关心人,它关注孔子的一生。正是在对这样一个天的存心敬畏、谦卑受教、倾心聆听的过程中,孔子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把文化的薪火传给了后人。
十九、重估价值的需求
随着一个人对科学知识和宇宙天文学的学习,他会越来越无法信仰宗教,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天理、天命、天道,无法相信上天、上帝、安拉、佛等天神的存在,重估一切价值的需求就会开始显现。正如尼采发出“上帝已死”, 上帝已经无法成为人类社会道德标准与终极目的。上帝已死是说明人们再不能相信这种宇宙秩序的方法,因为他们已经无法识别这种秩序是否真正存在。尼采认为,上帝已死不单使人对宇宙或物质秩序失去信心,更令人否定绝对价值,价值体系的根基开始分崩离析——人们不再相信一种客观而且普世地存在的道德法律,把每个个体都包括在内。这种绝对道德观的失去,就是虚无主义的开端。这种虚无主义令尼采尽其努力去找出重估人类基本价值的方法。因此,他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
在尼采宣布“上帝已死”后“意义失落”的无神论时代,哪种价值还有资格成为人生的最终价值呢?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唯有快乐(含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生物的快乐,尤其是自己和人类的快乐)。
快乐是个人人生的最终价值和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快乐的最大化最久化和痛苦的最小化最短化是每一个个人的人生目标,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最终指标。一个社会在最大多数人的快乐最大化最久化、痛苦最小化最短化上达到的水平越高,这个社会的治理就越成功、越合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的最久的快乐应当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目标及其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
从宏观角度看,有两种主要的宇宙观:一种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若干年后,膨胀的扩张力无法与万有引力抗衡,所以到达一定程度暴胀就趋于停止,从而开始与暴胀相反的坍缩。坍缩到最后,宇宙发生大挤压,又变回到一个奇点。因此,人类最终也将会灭绝,人类所做的一切活动在这个终极的意义上没有任何意义。
另一种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永远处在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但由于人类受到小行星撞击地球、超大规模火山爆发、地球变暖、世界性瘟疫、世界核战争、机器人灭绝人类等多种因素的威胁,人类总有一天可能会灭绝。根据“在无限的时间里,凡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一定至少会发生一次,甚至发生无数次”的规律。因此,人类最终也将会灭绝,人类所做的一切活动在这个终极的意义上也没有任何意义。
既然人类和每个人的一切活动在宏观的终极的意义上没有任何意义,那么为什么大部分人却还想长命百岁、甚至再活五百年呢?因为从微观角度看,人类的历史存在和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目的地都是灭绝和死亡),在乎的应该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快乐心情。人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某种意义,它可以是一个仅仅利己的人生(有个人意义),可以是一个既利己又利他的人生(既有个人意义又有社会意义),也可以是一个全心全意利他的人生(有社会意义)。它可以是一个快乐多、痛苦少的人生,也可以是一个快乐少、痛苦多的人生,而绝大部分人都想过一个快乐多、痛苦少的人生!
二十、大脑快乐的需求
当一个人认识到“上帝已死”,重估一切价值后,发现快乐的最大化和最久化才是人生的最终价值,他便会开始追求幸福快乐和长生不死,而幸福快乐的关键和本质就是个体大脑的快乐。盛大游戏的创始人陈天桥近年来就投入巨资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成立了“陈天桥和雒芊芊脑科学研究所”,希望获得能够解开大脑的奥秘,直接用科技调理人类大脑的快乐和痛苦感觉。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也提出,人类未来有3大追求目标:幸福快乐、长生不死、化身为神。他说:
历史上已有无数思想家、先知和一般大众认为,所谓的“至善”与其说是拥有生命本身,还不如说是能够幸福快乐。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就曾说过崇拜神是浪费时间,死后一切不复存在,而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享乐。古代大多数人并不接受享乐主义,但今天这已经成为我们的预设思想。由于对来世概念有所怀疑,让人不只想追求长生不死,也想追求俗世间的快乐。毕竟,哪有人想活在永恒的苦难里?
18世纪末的英国哲学家边沁主张,所谓至善就是“为最多人带来最大的快乐”,并认为国家、市场和科学界唯一值得追寻的目标就是提升全球的快乐。政治家应该追求和平,商人应该促进繁荣,学者应该研究自然,但不是为了荣耀什么国王、国家或神,而是为了让你我都享有更快乐的生活。
幸福快乐的玻璃天花板有两大支柱,分别属于心理与生物层面。在心理层面,快乐与否要看你的期望如何,而非客观条件。仅有和平繁荣的生活,并不能让我们满意;现实必须符合期望,才能让我们满足。但坏消息是,随着客观条件改善,期望也会不断膨胀。于是,虽然人类近几十年来的客观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但带来的并不是更大的满足,而是更大的期望。如果我们不做些什么,未来不论达到什么成就,可能我们还是会像当初一样,永远不会真正满足。
从生物层面来说,不管是期望还是幸福感,其实都是由生化机制控制的,而不是由什么经济、社会和政治局势决定的。根据伊壁鸠鲁的说法,我们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我们感受到愉悦的感觉,而且并未接触到不快的感觉。边沁也有类似说法,他认为大自然让人类由两个主人控制:快乐和痛苦;我们的所为、所言、所思,都由这两个主人决定。继承边沁思想的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则解释,幸福快乐也就是只有愉悦、没有痛苦,而在愉悦与痛苦之外,并没有善恶之别。如果有人想根据愉悦和痛苦之外的理由(比如上帝的话语或国家利益)推导出善恶,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想骗你,而且也可能骗了他自己。
在伊壁鸠鲁的时代,这种言论是亵渎神灵。在边沁和穆勒的时代,这种言论是反动颠覆。但在21世纪初,这就成了科学正统。根据生命科学的说法,快乐和痛苦只不过是身体各种感觉的总和。愉悦或痛苦从来就不是对外在世界事件的反应,而是对自己体内感觉的反应。失业、离婚或国家之间开战,这些事件本身并不会让人受苦。唯一能让人痛苦的,是自己身体里不愉快的感觉。失业会引发沮丧,而沮丧才是一种令人不悦的身体感觉。世界上可能有一千种事情会让我们愤怒,但愤怒不是什么抽象的概念,而是身体里面温度升高、肌肉紧绷的感觉,这才是愤怒的真相。我们说“怒火中烧”的时候,确实是有些根据的。
如果你升职,但出于某种原因而没有得到这种愉悦的感觉,你就不会觉得满意。反之也是如此。如果你刚被开除(或是输了一场重要的足球赛),但感受到了非常愉快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嗑药),一样会觉得自己站在世界的顶峰。
如果哪天出现一种罕见的突变,让某只松鼠只要吃了一颗坚果,就能一辈子感受无比的快乐,情况会怎样?从技术角度来说,只要从松鼠的大脑下手,确实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科学说得没错,幸福快乐是由生化系统所掌握的,那么唯一能确保长久心满意足的方法,就是去掌控这个系统。别再管经济增长、社会变革或政治革命了:为了提高全球幸福快乐的程度,我们需要掌控人类的生物化学。在过去几十年间,人类已经开始这么做了。50年前,精神类药物背负着沉重的污名,如今这种污名已然被打破。不论这是好是坏,现在有越来越高比例的人口定期服用精神类药物,有一些确实是为了治愈使人衰弱的心理疾病,但也有一些只是为了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沮丧和偶尔袭来的忧郁。
二十一、长生不死的需求
当一个人天天都能保持大脑快乐,享受自己的生命时,长生不死的需求就会开始变得非常强烈。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都在追寻长生不老之术,许多皇帝和道士都为此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连英明神武的汉武帝也概莫能外,看来长生不死确实对人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但自从唯物主义论以后,民众与学者都认为,这些帝王和宗教人士真是痴心妄想,是反科学的。但是随着科学的日益发达,诸多大科学家在不断的研究实验之下发现,获得永恒的青春,对科学界来说都不是梦。没有想到,在过去几千年的前人所追寻的所谓虚无缥缈的问题,有可能只是个技术问题。在现代社会,科技日益发达,技术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一切都是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死亡当作要克服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金钱将投入这一个议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甚至公开表示,战胜死亡将成为科学界的任务。2012年,库兹韦尔被谷歌任命为工程总监,一年后谷歌成立子公司Calico,明确指定其使命就是要“挑战死亡”。2009年,谷歌任命相信人能长生不死的比尔·马里斯担任谷歌风投的首席执行官,2015年1月接受采访时,马里斯说,“如果你今天问我,人是否有可能活到500岁,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他的豪言壮语背后,是巨额资金的支持,谷歌风投的总投资金额高达20亿美元,其中36%将投入生命科技创新公司,包括几项颇具雄心的寿命延长计划。马里斯用橄榄球打比方,解释这场与死亡的对决:“我们不只是要前进几码,而是要赢下这场比赛。”为什么?马里斯说:“因为活着比死好啊。”许多硅谷巨擘都抱有这样的梦想。贝宝公司(PayPal)共同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最近就承认,他希望永远活下去。
二十二、化身为神的需求
为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延续种族,化身为神的需求一直是每个人心中的渴望,而每天幸福快乐和长生不死的需求其实也是化身为神当中的两种重要能力。那时,人们将追求不断解开宇宙中的奥秘,不断获得更高更多的超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在宇宙中的文明等级(即卡尔达舍夫等级),防止人类被宇宙灾害毁灭或被外星生命控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写道:
在追求幸福和不死的过程中,人类事实上是试着把自己提升到神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特质如神一般,也是因为为了战胜年老和痛苦,人类必须能够像神一样控制自己的生物根本。如果我们有能力将死亡和痛苦移出人体系统,或许也能够随心所欲地重新打造整个系统,以各种方式操纵人类的器官、情感及智力。这样一来,你就能为自己购买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的力量、爱神阿弗洛狄忒的性感、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智慧,如果你想要的话,还可以购买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疯狂。到目前为止,要增加人的力量,主要还是依靠改进外部工具。但在未来,则可能会着重于改进人的身心,或直接将人与工具结合起来。
人要升级为神,有三条路径可走: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虽然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无法确切了解相关细节,但仍然能够肯定历史的大方向。在21世纪,人类的第三大议题就是为人类取得神一般的创造力及毁灭力,将“智人”进化为“神人”。这第三项议题显然会将前两项议题纳入其中,而且也正是由前两项议题推动形成的。我们希望拥有重新打造身体和心灵的能力,首要目的当然是逃避老死和痛苦,但等到真正拥有了这些能力,谁知道我们还会把它用在什么地方?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人类的新议题其实只有一个(但有许多分支):取得神性。
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实在太不科学,或者觉得根本就是胡言乱语,那是因为大众往往误解神性的意义。神性并不是某个模糊的形而上的特质,也不是所谓的全能。这里所说的让人类进化为神,指的是像希腊神话或印度教中的诸神那样的神,而不是《圣经》里那天上全能的父。就像宙斯和因陀罗并非完美一样,我们的后代也会各有弱点、怪癖和限制,只不过,他们的爱、恨、创造和毁灭,都可能在规模上远大于现今。
纵观历史,人们通常相信大多数的神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而只是拥有特定的超能力,比如能够设计和创造生命,能够改造自己的身体,能够控制环境和天气,能够读心及远距离沟通,能够高速移动,当然也包括能够长生不死。人类正努力取得以上所有能力,甚至更多。某些数千年前认为如同神迹般的能力,今天已经司空见惯,我们都很少去考虑它们。比如智能手机的出现,使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获得千里眼和顺风耳的超能力。
二十三、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心理学书籍在介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时候,认为需求层次论讲的是“需求的更替”,即一种需求满足之后,才会产生更高的需求。这容易使人认为需求层次论所讲的动力结构的变化是需求的更替。而需求的更替容易使人产生一种误解,即一个人同一个时候只有一种需求存在。其实每个人都会同时拥有多个层次的需求,只是在人生不同的时间段,对这些层次的需求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例如,一个人当前:生存需求占10%,安全需求占10%,本我享受需求占10%,长寿需求占5%,繁衍需求占0%,归属与爱的需求占10%,尊重需求占10%,利己自我实现需求占45%,可利他自我实现需求占0%,寻找兴趣的需求0%,利己童我游戏需求占0%,寻找意义的需求0%,可利他童我游戏需求占0%,超我奉献需求占0%,求道知天需求0%,得道同天需求0%,乐道乐天需求0%,行道事天需求占0%,重估一切价值的需求占0%、大脑快乐的需求占0%、长生不死的需求占0%、化身为神的需求占0%。由于他目前利己自我实现需求最大且最强烈(占45%),因此他当前的“优势需求”就是利己自我实现需求,他当前所属的人格类型就是利己自我实现型人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6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