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我在九月份的时候做了一波职业发展咨询,发现关于岗位/行业的选择不仅是职场新人才有的,工作了多年甚至十几年的同学遇到这个问题的更多。
所以,今天就来讨论下这个话题。
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打算出来自己干了。准备从哪个岗位开始?
你会发现这个问题本身问的就不对。自己干,思考的是跑通商业闭环,即流量、产品和转化,每个都地方你都要自己去做,只是优先级不同。自己干不需要考虑岗位。
所以,我们要先清楚理解岗位只是公司为了提高效能而划分出来的东西。
职场本质上就是一个生意,你入职一家公司。公司要靠售卖产品和服务赚钱,而你卖的就是自己—自己的时间和技能。
而岗位和行业选择是这个游戏中的大方向,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
对于一个人而言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时间,如果你能尽早的选对岗位,找到长期发展的方向无疑是件幸福的事儿。世上岗位行业千千万,我们不可能每个都去尝试,就像挖井一样,每个地方挖一点永远不可能打出一口有水的井。
但是岗位和行业选择背后一定有其规律可寻的,今天的文章分享一些原则和大方向,当做策略供大家参考。如果分享的不好,欢迎在留言区评论,提出你的建议。
1. 长期存在的刚需行业大于迭代非常快的行业/招数
贝索斯说:“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变化,但很少有人问我,未来十年有什么是不变的。”
你想下十年之后会不会有顾客跑到你面前说:把产品价格提升下,是不是可以配送的更慢一些。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贝索斯认为顾客追求“更多的选择、更低的价格、更快的配送”是永远不变的。所以亚马逊成立开始就集中全部资源解决顾客这三个不变的长期需求。
应用到职业选择上:既然我们知道一件事会不会发生比知道一件事什么时候会发生要容易的多,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精力用在准备那些必定会发生的事情上。
对应行业岗位选择上,就要选择人性的刚性需求这些行业并且最好是持续刚性需求的行业,比如人总是要吃饭的,总是要生病求医生的。以上参考自张君老师讲的一篇文章。
有没有参考,有。就是我们一直提到的:马斯洛需求理论。这五个需求层次都是人类所必需的。
只不过不同时期需求量不一样,比如民国打仗的时候,大部分人处在生存和安全需求阶段,也一定会有人有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只是相对少而已。
具体要做的就是把适合自己的行业岗位按照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列举出来,然后做筛选。筛选之后就有了几个可选项,你就不会觉得茫然、无处下手了。
孙子兵法的核心观点是先胜后战。我们要打那些经过计算后会胜利的仗(出奇制胜只是博眼球而已,它天生有流量的特质,才会被放大。历史上的胜仗绝大大数都是以多胜少,以强胜若,以大胜小)。
你先知道肯定会赢然后再行动。那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就已经成功一半了,要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2. 选择那些以后可复利增长的岗位(技能)上一个职业发展曲线图(姑且这样命名),这个图可以有很多种解释。
R代表以后可以实现复利的技能;
L代表随着时间只能得到线性收益的技能。如外卖、打车司机、校对工作等。
举几个例子,稍加解释:
1)有些岗位是因为公司业务的特殊性而形成的。
比如我们之前公司有个小姑凉,负责XX证书(教育部出的一个证书,但市场上还不普及,大家也不知道,公司也不认这个东西)考务后台管理,包括排考,对接学校考试,考后数据分析等等。貌似干得很多,干得也非常好,公司领导还夸赞。但想下真跳槽的时候,你会发现她身上根本没有核心技能、经验,这就很尴尬。
2)在出版社里编辑这个岗位的价值就大于校对的工作。
校对干的再好不出错快就好了,而编辑就不一样,如果你写的文章特别棒,将来把你的文章写到公众号,分享到互联网上就可能带来复利价值。
3)还比如,汽车修理工,看似这个岗位很辛苦。
但网上其实有这样的例子,一个人把自己的汽修专业知识/经验分享到网络上,慢慢的越来越多买车的人找他来做咨询,他后来做二手车鉴定,一单就能赚大几千。(你买二手车让他帮忙做鉴定,买了之后如果出现问题他全款补偿)
有人可能说,外卖也有可能呀,比如外卖诗人王计兵,现在也出诗集了,有版税收入。拜托,我们要相信概率,相信数学。所有职业选择问题本质上就是数学问题,而大部分人用情绪去解决了。
在职场前半段,我们需要依赖一家公司(工作本质上就是给公司赚更多的钱,而希望拿到更多的分成)这时候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在30岁之后就要构建自己的事业发展曲线了。创业、自媒体、1v1咨询、投资….如果你没有一个可能实现复利增长的技能/经验,你很难通关这个游戏。
3. 岗位VS行业选择先后问题
如果你是小白,手头上没几个选择,不要想太多,先进去干,积累砝码才是最重要的,重点考虑请参考这篇文章:新鲜出炉:金九银十跳槽建议!只谈干货。岗位背后对应的是技能,而根据技能的可覆盖性(可迁移性),我们还可以做如下讨论:
1)岗位本身就是行业。
比如医生本身即是岗位又是行业,那你直接判断这个行业适不适合自己就好了;
2)岗位可覆盖本专业相关行业。
比如初中数学老师,可以选择在体制内做老师,还可以进入教培行业,而教培行业又有在线和线下的形式;你需要判断的是体制内和教培行业适不适合你就好了;而你将来想要当大学老师或者从事其他像心理学专业,跨越难度就会非常之大;
3)岗位可覆盖多个领域。
比如新媒体运营,只要是偏互联网公司大部分都有运营,将来你换行业的空间就会比较大。
澄清下,互联网不是一个行业,互联网是一种模式/工具,互联网可以+任何行业。
此类选项下,在工作的前三五年,总体逻辑是岗位选择逻辑大于行业;工作多年要逐渐锁定行业/领域做事了。
举例,你在职业教育领域对于社群/私域打法特别专精,属于行业TOP级别,行业里想要做这件事都会想到你,你就有足够的溢价空间。
另外,在公司晋升上到了管理层,你值多少钱不再取决于你的技能,而取决你的决策质量,而决策质量靠的是你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信息、商业思维这些东西。
所以,向上走,自然行业选择逻辑比重越来越大。
4)一些特殊岗位你要重点注意。
比如销售,任何公司都需要。但是销售干的好不好可能取决于销售能力+客户资源积累。如果将来行业不行了,或者你不喜欢想要换行业了,你的销售能力再强,也要从零开始。所以,销售岗位貌似看上去通用性很强,实际上当你干了几年之后,行业/公司可选项不一定多。
4. 前景行业看未来是否会成为基础设施行业
红利消失,整个市场已由增量市场慢慢转为存量市场,这是个大家都知道的前提。
道理很简单,但是我们过去增量时代造成的思维模式一时半会还没有转变过来。
比方说,在过去增量时代市场人才需求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跳槽拿高薪,甚至你跳的慢,可能会出现职场薪资倒挂现象(有经验的老人还不如新人薪资高)。
但今天你想要拿到高薪,一定是看你本身能够为市场创造的价值。你的薪资高低取决于你对市场提供价值的大小+稀缺性。岗位本身对应的是技能,而行业附加于你的是杠杆空间。
再比方说,虽然现在是存量市场,但是也会不断出现小波红利,而小波红利不像之前增量时代的互联网那样,能够持续多年,它注定只能持续几个月到1年。
如果短时间内你没有抓住他的条件和资源,它很快就会过去,当他过去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坑。上一个我在个人职业发展教练课程里的图:
市场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前景行业。很多新名词:元宇宙、数字人、比特币、区块链、AI、空气炸锅、心理疗愈…
真实情况是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即使有某个大神准确的预见未来,但是预测未来的大神太多了,你选择相信的那个大神也不一定对。
如果你就是热爱新颖,看好某个行业,想要进入的话,结合第1条原则,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将来必定会成为基础设施行业的行业。
比如曾经的运营商、互联网现在已成为了基础设施行业,未来大概率不会消失;比如发展到现在的AI应用正在慢慢渗透,它以后也会成为基建。以上全部都是基于事儿的分析。
在人的层面,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的特质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亦或是面临业绩能力提升,想要探索第二条事业曲线,欢迎找我来做咨询。目前享受优惠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56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