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一、线程有3种模型,分别是N:1用户线程模型,1:1核心线程模型和N:M混合线程模型,posix thread属于1:1模型。
(一)、N:1用户线程模型
“线程实现”建立在“进程控制”机制之上,由用户空间的程序库来管理。OS内核完全不知道线程信息。这些线程称为用户空间线程。这些线程都工作在“进
程竞争范围”(process contention scope):各个线程在同一进程竞争“被调度的CPU时间”(但不直接和其他进程中的线程竞争)。
在N:1线程模型中,内核不干涉线程的任何生命活动,也不干涉同一进程中的线程环境切换。
在N:1线程模型中,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只能调度到一个CPU,这种约束限制了可用的并行总量。
第二个缺点是如果某个线程执行了一个“阻塞式”操作(如read),那么,进程中的所有线程都会阻塞,直至那个操作结束。为此,一些线程的实现是为
这些阻塞式函数提供包装器,用非阻塞版本替换这些系统调用,以消除这种限制。
(二)、1:1核心线程模型 pthread线程库–NPTL(Native POSIX Threading Library)
在1:1核心线程模型中,应用程序创建的每一个线程(也有书称为LWP)都由一个核心线程直接管理。OS内核将每一个核心线程都调到系统CPU上,
因此,所有线程都工作在“系统竞争范围”(system contention scope):线程直接和“系统范围”内的其他线程竞争。
这种线程的创建与调度由内核完成,因为这种线程的系统开销比较大(但一般来说,比进程开销小)
(三)、N:M混合线程模型 NGPT(Next Generation POSIX Threads)
N:M混合线程模型提供了两级控制,将用户线程映射为系统的可调度体以实现并行,这个可调度体称为轻量级进程(LWP:light weight process),LWP
再一一映射到核心线程。如下图所示。OS内核将每一个核心线程都调到系统CPU上,因此,所有线程都工作在“系统竞争范围”。
据说一些类UNIX系统(如Solaris)已经实现了比较成熟的M:N线程模型, 其性能比起linux的线程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不能利用SMP结构。
按照2003年3月NGPT官方网站上的通知,NGPT考虑到NPTL日益广泛地为人所接受,为避免不同的线程库版本引起的混乱,今后将不再进行进一步开发,而今进行支持性的维护工作。也就是说,NGPT已经放弃与NPTL竞争下一代Linux POSIX线程库标准。
二、posix 线程概述
我们知道,进程在各自独立的地址空间中运行,进程之间共享数据需要用进程间通信机制,有些情况需要在一个进程中同时执行多个控制流程,这时候
线程就派上了用场,比如实现一个图形界面的下载软件,一方面需要和用户交互,等待和处理用户的鼠标键盘事件,另一方面又需要同时下载多个文
件,等待和处理从多个网络主机发来的数据,这些任务都需要一个“等待-处理”的循环,可以用多线程实现,一个线程专门负责与用户交互,另外几个线
程每个线程负责和一个网络主机通信。
以前我们讲过,main函数和信号处理函数是同一个进程地址空间中的多个控制流程,多线程也是如此,但是比信号处理函数更加灵活,信号处理函数的
控制流程只是在信号递达时产生,在处理完信号之后就结束,而多线程的控制流程可以长期并存,操作系统会在各线程之间调度和切换,就像在多个进
程之间调度和切换一样。由于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共享同一地址空间,因此Text Segment、Data Segment都是共享的,如果定义一个函数,在各线程
中都可以调用,如果定义一个全局变量,在各线程中都可以访问到,除此之外,各线程还共享以下进程资源和环境:
文件描述符表
每种信号的处理方式(SIG_IGN、SIG_DFL或者自定义的信号处理函数)
当前工作目录
用户id和组id
但有些资源是每个线程各有一份的:
线程id
上下文,包括各种寄存器的值、程序计数器和栈指针
栈空间
errno变量
信号屏蔽字
调度优先级
我们将要学习的线程库函数是由POSIX标准定义的,称为POSIX thread或者pthread。在Linux上线程函数位于libpthread共享库中,因此在编译时要加上-lpthread选项。
注:linux 2.6 以后的线程就是由用户态的pthread库实现的.使用pthread以后, 在用户看来, 每一个task_struct就对应一个线程, 而一组线程以及它们所共同引用的一组资源就是一个进程.在linux 2.6中, 内核有了线程组的概念, task_struct结构中增加了一个tgid(thread group id)字段. getpid(获取进程ID)系统调用返回的也是tast_struct中的tgid, 而tast_struct中的pid则由gettid系统调用来返回。
当线程停止/继续, 或者是收到一个致命信号时, 内核会将处理动作施加到整个线程组中。
比如程序a.out运行时,创建了一个线程。假设主线程的pid是10001、子线程是10002(它们的tgid都是10001)。这时如果你kill 10002,是可以把10001和10002这两个线程一起杀死的,尽管执行ps命令的时候根本看不到10002这个进程。如果你不知道linux线程背后的故事,肯定会觉得遇到灵异事件了。
三、pthread 系列函数
(一)
功能: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原型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void*), void *arg);
参数
thread:返回线程ID
attr:设置线程的属性,attr为NULL表示使用默认属性
start_routine:是个函数地址,线程启动后要执行的函数
arg:传给线程启动函数的参数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码
错误检查:
以前学过的系统函数都是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而错误号保存在全局变量errno中,而pthread库的函数都是通过返回值返回错误号,虽然每个线程也都有一个errno,但这是为了兼容其它函数接口而提供的,pthread库本身并不使用它,通过返回值返回错误码更加清晰。由于pthread_create的错误码不保存在errno中,因此不能直接用perror(3)打印错误信息,可以先用strerror(3)把错误号转换成错误信息再打印。
(二)
功能:线程终止
原型 void pthread_exit(void *value_ptr);
参数
value_ptr:value_ptr不要指向一个局部变量,因为当其它线程得到这个返回指针时线程函数已经退出了。
返回值:无返回值,跟进程一样,线程结束的时候无法返回到它的调用者(自身)
如果需要只终止某个线程而不终止整个进程,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从线程函数return。这种方法对主线程不适用,从main函数return相当于调用exit,而如果任意一个线程调用了exit或_exit,则整个进程的所有线程都终止。
2、一个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cancel 终止同一进程中的另一个线程。
3、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exit终止自己。
(三)
功能:等待线程结束
原型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value_ptr);
参数
thread:线程ID
value_ptr:它指向一个指针,后者指向线程的返回值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码
当pthread_create 中的 start_routine返回时,这个线程就退出了,其它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join得到start_routine的返回值,类似于父进程调用wait(2)得到子进程的退出状态。
调用该函数的线程将挂起等待,直到id为thread的线程终止。thread线程以不同的方法终止,通过pthread_join得到的终止状态是不同的,总结如下:
1、如果thread线程通过return返回,value_ptr所指向的单元里存放的是thread线程函数的返回值。
2、如果thread线程被别的线程调用pthread_cancel异常终止掉,value_ptr所指向的单元里存放的是常数PTHREAD_CANCELED。
3、如果thread线程是自己调用pthread_exit终止的,value_ptr所指向的单元存放的是传给pthread_exit的参数。
如果对thread线程的终止状态不感兴趣,可以传NULL给value_ptr参数。
(四)
功能:返回线程ID
原型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返回值:成功返回线程id
在Linux上,pthread_t类型是一个地址值,属于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调用getpid(2)可以得到相同的进程号,而调用pthread_self(3)得到的线程号各不相同。线程id只在当前进程中保证是唯一的,在不同的系统中pthread_t这个类型有不同的实现,它可能是一个整数值,也可能是一个结构体,也可能是一个地址,所以不能简单地当成整数用printf打印。
(五)
功能:取消一个执行中的线程
原型 int pthread_cancel(pthread_t thread);
参数
thread:线程ID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码
一个新创建的线程默认取消状态(cancelability state)是可取消的,取消类型( cancelability type)是同步的,即在某个可取消点( cancellation point,即在执行某些函数的时候)才会取消线程。具体可以man 一下。
相关函数 int pthread_setcancelstate(int state, int *oldstate); int pthread_setcanceltype(int type, int *oldtype); 为保证一个事务型处理逻辑的完整可以使用这两个函数,如下举例,主线程创建完线程睡眠一阵调用pthread_cancel,test是thread_function。
void *test(void *arg)
{
for (int i = 0; i < 10; i++)
{
pthread_setcancelstate(PTHREAD_CANCEL_DISABLE, NULL);
printf(“start: %d; “, i);
sleep(1);
printf(“end: %d\n”, i);
if (i > 7)
{
pthread_setcancelstate(PTHREAD_CANCEL_ENABLE, NULL);
pthread_testcancel();
}
}
return (void *)0;
}
就算我们在完成一次完整逻辑后不立即改回 PTHREAD_CANCEL_ENABLE,就算后续循环再次调用 PTHREAD_CANCEL_DISABLE 设置,其 “未决状态” 依然会保留的。循环执行i=0~8 后,i=9时在sleep可取消点线程被中断。
(六)
功能:将一个线程分离
原型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
参数
thread:线程ID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码
一般情况下,线程终止后,其终止状态一直保留到其它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获取它的状态为止(僵线程)。但是线程也可以被置为detach状态,这样的线程一旦终止就立刻回收它占用的所有资源,而不保留终止状态。不能对一个已经处于detach状态的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这样的调用将返回EINVAL。对一个尚未detach的线程调用pthread_join或pthread_detach都可以把该线程置为detach状态,也就是说,不能对同一线程调用两次pthread_join,或者如果已经对一个线程调用了pthread_detach就不能再调用pthread_join了。
这个函数既可以在主线程中调用,也可以在thread_function里面调用。
在主线程中通过线程属性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如下:
pthread_attr_t attr;
pthread_attr_init(&attr);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pthread_t tid;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est, “a”); // test is thread_function
sleep(3);
pthread_attr_destroy(&attr);
下面写个程序走一下这些函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ys/ipc.h>
#include<sys/ms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unistd.h>
#include<errno.h>
#include<pthread.h>
#include<string.h>
#define ERR_EXIT(m) \
do { \
perror(m); \
exit(EXIT_FAILURE); \
} while(0)
void *routine(void *arg)
{
int i;
for (i = 0; i < 20; i++)
{
printf(“B”);
fflush(stdout);
usleep(20);
/*
if (i == 3)
pthread_exit(“ABC”);
*/
}
return “DEF”;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
int ret;
if ((ret = pthread_create(&tid, NULL, routine, NULL)) != 0)
{
fprintf(stderr, “pthread create: %s\n”, strerror(ret));
exit(EXIT_FAILURE);
}
int i;
for (i = 0; i < 20; i++)
{
printf(“A”);
fflush(stdout);
usleep(20);
}
void *value;
if ((ret = pthread_join(tid, &value)) != 0)
{
fprintf(stderr, “pthread create: %s\n”, strerror(ret));
exit(EXIT_FAILURE);
}
printf(“\n”);
printf(“return msg=%s\n”, (char *)value);
return 0;
}
创建一个线程,主线程打印A,新线程打印B,主线程调用pthread_join 等待新线程退出,打印退出值。
simba@ubuntu:~/Documents/code/linux_programming/UNP/pthread$ ./pthread_create
ABA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ABABBABABABB
return msg=DEF
在新线程中也可调用pthread_exit 退出。
四、简单的多线程服务器端程序
在将socket 编程的时候曾经使用fork 多进程的方式来实现并发,现在尝试使用多线程方式来实现: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ERR_EXIT(m) \
do \
{ \
perror(m); \
exit(EXIT_FAILURE); \
} while(0)
void echo_srv(int conn)
{
char recvbuf[1024];
while (1)
{
memset(recvbuf, 0, sizeof(recvbuf));
int ret = read(conn, recvbuf, sizeof(recvbuf));
if (ret == 0)
{
printf(“client close\n”);
break;
}
else if (ret == -1)
ERR_EXIT(“read”);
fputs(recvbuf, stdout);
write(conn, recvbuf, ret);
}
close(conn);
}
void *thread_routine(void *arg)
{
/* 主线程没有调用pthread_join等待线程退出 */
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 //剥离线程,避免产生僵线程
/*int conn = (int)arg;*/
int conn = *((int *)arg);
free(arg);
echo_srv(conn);
printf(“exiting thread …\n”);
return NULL;
}
int main(void)
{
int listenfd;
if ((listenfd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 < 0)
ERR_EXIT(“socket”);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port = htons(5188);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int on = 1;
if (setsockopt(listen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on, sizeof(on)) < 0)
ERR_EXIT(“setsockopt”);
if (bind(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ERR_EXIT(“bind”);
if (listen(listenfd, SOMAXCONN) < 0)
ERR_EXIT(“listen”);
struct sockaddr_in peeraddr;
socklen_t peerlen = sizeof(peeraddr);
int conn;
while (1)
{
if ((conn = accept(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peeraddr, &peerlen)) < 0)
ERR_EXIT(“accept”);
printf(“ip=%s port=%d\n”, inet_ntoa(peeraddr.sin_addr), ntohs(peeraddr.sin_port));
pthread_t tid;
// int ret;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routine, (void*)&conn);*/ // race condition问题,竟态问题
int *p = malloc(sizeof(int));
*p = conn;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routine, p);
/*
if ((ret =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routine, (void*)conn)) != 0) //64位系统时指针不是4个字节,不可移植
{
fprintf(stderr, “pthread_create:%s\n”, strerror(ret));
exit(EXIT_FAILURE);
}
*/
}
程序逻辑并不复杂,一旦accept 返回一个已连接套接字,就创建一个新线程对其服务,在每个新线程thread_routine 中调用pthread_detach 剥离线程,我们的主线程不能调用pthread_join 等待这些新线程的退出,因为还要返回while 循环开头去在accept 中阻塞监听。
如果使用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routine, (void*)&conn); 存在的问题是如果accept 再次返回一个已连接套接字,而此时thread_routine 函数还没取走conn 时,可能会读取到已经被更改的conn 值。
如果使用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routine, (void*)conn); 存在的问题是在64位系统中指针不是4个字节而是8个字节,即不可移植 性。
使用上述未被注释的做法,每次返回一个conn,就malloc 一块内存存放起来,在thread_routine 函数中去读取即可。
开多个客户端,可以看到正常服务。
后记:其实 pthread 系列函数也可以应用于进程间加锁,怎么应用到多进程场合呢,被多个进程共享呢?
很简单,首先需要设置互斥锁的进程间共享属性:
int pthread_mutexattr_setpshared(pthread_mutexattr_t *mattr, int pshared);
pthread_mutexattr_t mattr;
pthread_mutexattr_init(&mattr);
pthread_mutexattr_setpshared(&mattr, PTHREAD_PROCESS_SHARED);
其次,为了达到多进程共享的需要,互斥锁对象需要创建在共享内存中。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Linux系统都支持这个特性,程序里需要检查是否定义了_POSIX_SHARED_MEMORY_OBJECTS宏,只有定义了才能用这种方式实现进程间互斥锁。
需要C/C++ Linux服务器开发学习资料私信“资料”(资料包括C/C++,Linux,golang技术,Nginx,ZeroMQ,MySQL,Redis,fastdfs,MongoDB,ZK,流媒体,CDN,P2P,K8S,Docker,TCP/IP,协程,DPDK,ffmpeg等),免费分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4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