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为何怒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神话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为何怒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古羌人氏族和部落主要是共工、四岳、烈山氏、缙云氏和冯夷等,他们的活动中心在关中、晋南 、豫西 、鄂北的广大地区,其中以共工氏最为著名,有九个氏族

欢迎大家来到IT世界,在知识的湖畔探索吧!

不周山是传说中的八个天柱之一,共工与颛顼之争,把天柱闯折的神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有名的故事。文献记载如《淮南子·本经训》说:“昔共工与高辛氏(帝喾)争为帝”,《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又换成了祝融。说:“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弄清这些问题,对认识中原远古文化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神话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为何怒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共工”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兴风作浪的水神,颛顼不作颛顼作“祝融”,祝融是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在自然界中水火不能相容,因而在古人的幻想中,水神与火神相遇就要大战一场,争个高下。田昌五则认为交战双方是颛顼和共工基本无误,而纯粹是由争生存权利引起的争斗。袁坷编纂《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对中国神话的研究认为共工与颛顼斗争之说更符合黄炎用水火,共工次作难的古传。共工与颛顼为何而争? 神话传说中的历史是共工与颛顼争生存地盘和争当部落首领。

一 、氏族首领的世袭传统

神话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为何怒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过去人们对氏族社会组织中传说人物的理解, 往往是把他和部落名称割裂开来的,而事实上一个首领名号可能既是一个人,又是一个部族名称。当部落首领职位出缺之时,世袭该职的氏族即受权在本氏族内或者部落联盟内选举一个成员继任,以保证有秩序地袭职。每个首领在被选出并得到认可就职以后,他原来的名字就取消了,换上该首领所用的名号,从此他就以这个名号见知于人 。对照文献资料中英雄时代的人物共工,因战争和治水闻名而名号传延,从颛顼到尧舜都有共工,这是世袭首领名号制度的一例 。否则,从颛顼到尧舜都有共工是解释不通的,因此 , 我们对传说中的人物,既要理解为一个部族名称,又要把他理解为一个人 。

二 、 共工部与颛顼部之争

神话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为何怒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共工与颛顼斗争涉及两个地理名称即不周山和四裔,必须弄清楚。这涉及两个部族的居地、发展情况及其活动范围,关系至关重要,并且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可信的答案。古羌人氏族和部落主要是共工、四岳、烈山氏、缙云氏和冯夷等,他们的活动中心在关中、晋南 、豫西 、鄂北的广大地区,其中以共工氏最为著名,有九个氏族: “ 四岳 、三涂 、阳城 、大室 、 荆 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 一姓。 “ “九州之险 ” 是九个氏族的含义,其活动范围在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南至三涂的地方。其主体在豫陕之间,向东南可能发展到更远的地 方。

《 管子》说: “ 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险制天 下。” 又有 “ 先王居祷杌于四裔以御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 ” 徐中舒注 “ 瓜州 ” 为甘肃敦煌。 四裔在什么地方呢 ? “ 四裔, 则三苗在其中。 ”

神话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为何怒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四裔是现在山东省的泗水县,泗水,四源并发而得名,源出泗水县东蒙山南麓 。” 泗水源出充州泗水县东陪尾山,其源四道,因以为名。 ” 为 “ 桃 墟 ” 之地,春秋昭公七年 , “ 谢息纳季孙氏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 。” 杜预注 “ 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墟” 。“世谓之曰陶墟,舜所陶处也 。 ” 允为羌人之姓,由此可以证明,是原居瓜州的古羌人“螭魅” 曾迁居泗水冲积平原一带,并被视为鬼怪——螭魅。《左传》 文公十八年载 “ 流四凶族 ” 而 “ 投诸四裔 ” 之四裔亦如是 , 此乃四凶所流放之地 。

颛顼居于濮阳,且葬于濮阳。颛顼有八个氏族 , 《 左传 》 文公十八年说: “ 昔高阳氏 ( 颛顼 ) 有才子八人……天下之 民谓之八恺 。” 《 山海 经 》也记载 了颛顼族的发展情况:

“ 李禺之国,颛顼之子 。

”颛顼生伯服 , 黍食。 ”

“ 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 。“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 长琴。 ”。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 。 ”

“ 有国曰中轮,颛顼之子。 ”

颛顼部绝大部分生活在河南境内,共工部与颛顼部地望相连,共工部 “ 倾西北 ” , 颛顼部“满东南 ” 。为何争为帝 ?争生存地 盘和争当部落首领 。

神话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为何怒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1、争生存地盘

大约在距今五千年前,共工部与颛顼等部, 在豫西到豫北一带地区发生长期的战争。从地望看,居九州之险的共工部 从西北向东南发展,而遇上颛顼诸部,双方为 了争夺更多的生存环境发生战争是很自然的,且战争持续较久,从颛顼到尧舜长时间的战争。

2 、争当部落首领

“ 昔共工与颛顼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 这个神话故事很值得我们探讨,它反映出 “ 共工 ” 与颛顼之争的又一重 要内容:争当部落首领。不周山在何处 ? 《 楚 辞 · 天 问 》 云:”八柱何当? ” 王逸注: “ 言天有八山为柱,皆何 当值 ” ,不周山仅其一 。 《 神异 经 · 中荒经 》 云: “ 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 。 ”

神话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为何怒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这是后来之天柱传说,不周山不应是昆仑山 。又 《 楚辞 · 离骚 》 :“ 路不周以左转兮 ” 。王 逸 注: “ 不周,山名,在昆仑西北 。 ” 不周之山真是在昆仑西北吗?

《 山海 经 · 西 次三经 》 “ 此山形有缺不周币处,因名云 。西北不周风自此山出 。 ” 这是山峦缺口产生风源而定的山名。《 山海经 · 大荒西经》 讲得很清楚:“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 可见,不周山实不在昆仑西北,而应在传说中的原始社会部落人们的视野或感觉范围内,不会超过其分布范围太远 。《 山海 经 · 西次三经》 云:“ 不周之山…… 爱有嘉果,其实如桃 , 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柑,食之不劳 。 ” 与 《 水经注 》 所载吻合,不周山是现东蒙山。

神话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为何怒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 天倾西北 , 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 , 故水潦尘埃归焉 。” 照字面解释,日月 往西运行,江河向东流泻,是由于两个神灵的斗 争,使天地斜造成的。实际上是交代了双方战争的时间和地点, 因战争激烈而持续至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日落月升 , 星满天空 ,颛顼、共工才各自收兵 “ 归焉” ;双方交战在不周山麓及泗河冲积平原一带,其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四源并发而东南流向。因此,由瓜州迁居四裔的共工之后,生活在颛顼族活动的范围内 , 争做部落首领,发生了用武力争夺部落首领的历史,以《 共工怒触不周山 》 的传说故事告慰天下。

神话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为何怒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的古籍资料和考古发掘材料都比较丰富,只要我们有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原始社会的问题是可以认识或再认识的。

2 、五帝时代,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名称具有双重含义 :既是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名称,又是一个人名。 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一点,对史前史的认识将把握不住氏族组织这个基本环节,并且不利于我们解决一些 争论与疑难问题。

3、以中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氏族部落。 随着各部落的发展和对抗加深,部落战争频繁,如炎帝与蛮族,黄、炎与蚩尤, 黄帝与炎帝。而共工部与颛顼部发生了长期的战争,一方面争夺生存地盘,另一方面,在各部 领土融合为部落共同领土的发展过程中,为争做部 落首领而展开斗争,其后实为争夺的尧 、舜 、禹 “ 禅让 ” 为之后证。

原创作品,资料来源于作者论文《“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新释》,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tzsg.com/41733.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YX

mu99908888

在线咨询: 微信交谈

邮件:itzsgw@126.com

工作时间:时刻准备着!

关注微信